课 堂 技 能 的 魅 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课 堂 技 能 的 魅 力

孙丽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夏侯分校 236800

摘 要: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能驾驭知识,采取灵活可变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需要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技能,以保证教学高效地进行。

关键词:高效;技能;课堂教学;和谐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的学生如此抱怨:“这个老师的课太没意思,我一听就想睡觉。”这种情况的出现肯定是有原因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却少了什么?多了什么不必要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不一定是好教师。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把知识传授予他的学生,所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堂技能。

  1. 课堂教学中技能与艺术

艺术,常常被人们重视的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晚餐的油画”,“维纳斯的雕像”,“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二泉映月的琴声”……而教学的艺术却常常被忽视。什么是课堂教学艺术呢?美国的数学哲学博士任效贤教授说:“教师的共性加上教师的个性,就组成课堂艺术”,所谓教师共性就是一节课的全部教学要求,它包括教学目的、内容、手段方法论、组织等因素;所谓教师的个性就是指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对课堂教学的处理手法,更确切些说:课堂教学艺术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准确地掌握教学原则,灵活地运用教学环节,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通过优美的教学语言,既突出重点,又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并辅之以事先设计的提问,清晰的板书和必要的演示,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泼而又愉快的气氛中开展双边活动,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的是6-12岁的左右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其教学技能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这就对老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技能,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课堂技能在教学中的类型及运用

(一)导入技能

教学导入技能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通过简洁的语言或行为,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境界。

多元化以及现代的教学手段的发展使课堂的导入表现出更多的类型。不同的课型可以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同一课型也可以由不同的导入方式。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研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二)讲授技能

讲授技能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技能。

讲授中,教师起主要作用,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教师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以系统的形式呈献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信息——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求,确定多讲什么,少将什么,突出讲什么,重点讲什么。因此,讲授技能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提问技能

提问是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而提出疑问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有经验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要精心编拟不同水平、形式多样、发人深思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来进行提问。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反应的方式,以促使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提问技能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教学行为。因此,有人称提问是教师的常规武器。从心理学上讲,发展思维的首要条件是:学生对认识对象发生兴趣,并产生力图了解这一对象的内在愿望—求知欲。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在心理上产生矛盾时,就会产生力求统一矛盾,是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内在要求,其结果是得到一种心理满足。求知欲的产生来自疑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设置提问,形成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识矛盾,激起探究的愿望,造成一种心里紧张。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良好方式。

北师大版教材主编郑国民曾经阐述课堂提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问题本身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第二,具有开放性,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从各个思维的角度和方向寻找答案;第三,总是能引起思维的兴趣,又引起对话的魅力,就是向孩子和问题对话,同时学生与学生、与教师之间引起对话。对提问技能的训练应是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方面,教师打破以往的“是”与“不是”的一对一对话,而应注重每一次课堂提问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

  1. 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抓住导入新课环节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要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导语。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教学导入,如同磁铁,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新知与师生的情感;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

(二)提炼课堂讲授艺术

讲解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人类最初的教育是通过耳口相传的方式进行的。从那时开始,讲解就已经存在了。讲解也是古今中外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即使在现代化的教育中,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最普通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掌握良好的教学讲解技能才能使课堂教出效率、教出质量。

(三)发挥教学演示作用

演示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具有极强的直观功能。教学中,通过演示,可以真实地再现画面,使抽象语言描述的人、事、物、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达到启发想象,启迪思维,培养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松泉 董白志.教育艺术论新编[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7.6第一版

[2]林娜.课堂教学中的技能指导.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6第一版

[3]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