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的美——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感受诗歌的美——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闫琼敏

习水县第二小学,贵州 遵义 563400

摘要:诗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涵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关键性影响,并且小学教材中涉及的诗歌通常具有更高的参考和鉴赏价值,有助于小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与理解古典文化的实用性价值。基于此,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积极意义,结合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情况提出感受诗歌之美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美和潜在价值,从而奠定学生深厚的文学底蕴基础。

关键词:感受诗歌;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引言诗歌不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感受古代社会生活的容貌与环境,促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古代风俗习惯、政治立场以及人文背景等文学知识。另一方面,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同样有助于学生体会古代文人的风骨和道德情操,还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真正将诗歌独有的美感全面体现出来,推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长远发展。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积极意义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缩影,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学因素,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既有助于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同时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使学生从诗歌中感受民族精神的魅力与风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与文学水平。当今时代,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进步的大环境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渐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大诗歌鉴赏力度,带领学生深入感悟诗词中蕴含的精神品格,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主能动性。

2.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古诗词原本就具有极强的鲜明性、节奏性以及概括性等特征,在文学表现、形象意境以及情感共鸣等方面均有着明显优势,并且大多诗词歌赋对仗工整、韵律鲜明,学生在诵读时可以处于朗朗上口的状态,不仅能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促使学生从诗歌中感受经典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瀑布的样貌,以直观立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瀑布的印象,其次带领学生仔细阅读古诗词,深入剖析诗词中蕴含的意境描写,并要求学生对照原文认真揣摩瀑布样貌描写方式的精妙之处,进而帮助学生深入体会瀑布意象描写的美感。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感受诗歌之美的方式

1.从整体上感受诗歌的美

由于诗歌普遍简短韵律强,在简短的篇幅内也能充分表达诗人的中心思想和情感体会,因此从整体上研究诗歌蕴含的实用性价值,不但能加强学生把握古诗词语句关联性的鉴赏能力,还有助于锻炼学生抽丝剥茧、理解诗歌意象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尽管诗歌的字数篇幅最短,但整个文学功能却未受到约束,并且诗歌中各个词句的有序衔接可以直接体现出其整体性,真正实现首尾呼应的关联目标。例如,在进行《登鹳雀楼》诗词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体会作者王之涣登高望远时的心境,带领学生思考诗词前后句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体会作者创作诗词时的思想态度与情感抱负。

2.与诗歌作者建立情感共鸣

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工作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态度和情感表达,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在创作诗歌时的心境与感情,以此加强学生感知作者思维意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向外界传达情绪和心理态度的载体,语文教师需要主动帮助学生与作者建立情感共鸣,带领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政治立场、创作背景以及成长环境等内容,进而有效降低学生理解作者心境的难度。例如,在开展《村居》诗词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诗词中体会春季时节的意象,通过杨柳、放纸鸢等词汇感受春天来临时的喜悦,从情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感

语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时,应有意识地带领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感和韵律美感,以反复诵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诗歌语句描写的印象,促使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诗歌情感和意象。另一方面,由于诗歌篇幅短、情感表达强烈、节奏感鲜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极容易掌握诗歌欢快的节奏感,而语文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诗歌的趣味性特点,为学生营造生动热烈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对诗歌产生理解式记忆,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优秀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创作技巧。

结语

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比例,不但能凭借优美、概括性的语言集中反映出古代生活的历史环境,还能为学生呈现形式多样、简洁明快的文学语言,有利于加强学生感知文学体裁的能力和素养,在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同时拓宽其视野和眼界。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诗歌的美、与诗歌作者建立情感共鸣、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庞君秋.中国古代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借鉴与作用[J]. 华夏教师. 2019(03)

[2] 方琪.立体化策略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的开展[J]. 文学教育(下). 2018(12)

[3] 张红心.情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J]. 基础教育研究. 2018(14)

[4] 侯海霞,王丽.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J]. 学周刊. 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