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高职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李建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为了对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有效保障,我国对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进行了集中性的提升。其中,对于医疗领域,为了加强我国现有的医疗水准,我国对高职护理学生开展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主体进行拆分,将不同的教育对象以及教学任务划分为微小的单元,通过实践进行经验积累。本文将就高职护理实践教学的模式思考展开讨论,分析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护理能力进行加强。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护理专业;综合思考


在高职教育当中,受学科、学制的影响,护理类学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去除最后一年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习期,其整体的学制时间仅为两年至两年半。因此,其整体的教学项目以及教学内容存在学习时间较短的情况。如果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将在毕业后缺失相关的实践技能,无法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学校开展了高职护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同时亦为整体的医疗体系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保证。

  1. 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任何学校、任何教学科目当中,都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未能对课堂授课氛围进行有效调节,导致学生产生该科目“无聊”、“枯燥”的固有认知,降低了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1]。在对我国整体的教学体系进行宏观分析后会发现,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存在“应试教育”的遗留性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守旧,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依赖性较强。通常教师通过“强制性”的手段,要求学生去学习,学生才会依照老师的要求去进行学习,在学习规划汇中明显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当中,经常会发生学生无法处理突发事件的情况。学生只能在等待老师进行处理,在等待的过程当中,耗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效果。为了避免此类现象,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责任感。例如,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落实相应的责任感。在教学当中,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特异性进行提升。根据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教师提出相应的表扬,调节课堂授课氛围,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改善对该科目的固有认知。

  1. 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想象力

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当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想象力非常重要,只有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想象力,学生才会根据科目当中的教学知识点进行联想,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2]。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亦是学生的整体学习基础。因此,在护理实践当中进行创新教学非常重要,教师通过创新教学,可以保证学生的思维模式呈现高速发展,同时便于学生在毕业后对待不同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在患者突发腹痛或急性头痛时,可以结合患者自身的病史对其进行紧急处理,满足患者的综合护理需求,提升自身的护理价值,使自身产生独特的综合竞争力。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想象力,教师必须在护理实践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构建合理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当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例如,模拟患者对学生的护理效果,对学生进行加强锻炼,提升学生整体的应对适应能力。将学生分为“A”、“B”两组,A组同学扮演护理医护人员,而B组同学则扮演患者。在“模拟护理”当中,B组患者应对A组医护人员提出相应的要求,锻炼A组同学的脑思维活跃性。同时,在“模拟护理”第一轮结束后,第二轮进行角色调换,由B组同学担任护理人员,A组同学扮演患者。经过同学之间的相互锻炼,将有效提升自身的护理效果,避免在后续的工作中其呈现“僵硬化”的护理模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加强高职护理学生的专业技能。

  1. 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际护理经验

对于高职护理学生来讲,除基础知识点学习外,最重要的便是实际临床护理经验,只有掌握实际临床护理经验,学生的整个护理体系才会有效构建,加强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3]。在学习期间,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经常会对学生进行提升,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受医疗条件、教学条件、学生数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为了综合落实我国新课标教学当中的核心教学体系,教师应扭转自身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整体实践效果,应重视自身的问题,同时,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进行调整。例如,在学生入学后,大学第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内,教师都会对其进行基础课程的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在此类阶段,可被称为“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当中,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可为后续的护理方向以及技能训练提供有效的基础。而在整体的课程安排当中,很多学校会出现“由多至少”的教学模式,既前两年学生的课程安排会非常满,而且最后一年学生的课程安排较少,很多学生因此未能形成整体的学习模式,导致在后续的学习当中,降低学习效果,为其护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教师以及学校应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为学生加强课程安排,注重其实践要求的落实。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与当地医院展开合作关系,帮助学生在最后一年进入当地医院进行实习

[4]。在实习过程当中,为了避免学生因经验不足发生意外情况,在日常实习期间主要以现场实际观摩为主。在观摩过程当中,学生通过记笔记、拍照(需满足患者自身的隐私要求)的形式对病理特征以及临床特征进行详细了解,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师还应让同学书写“观摩日志”,以每星期或每天为一时间节点,学生通过书写当天的观摩日志,自身将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保证学生实现高效学习[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整体学习以及实践教学以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场景为主。同时,为了综合避免在教学模式出现“架空性”,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自身的护理技能,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模式,对学生的护理工作展开集中强化。在进行护理教学当中,教师应对学生投入严谨的心态以及细致的耐心,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进行反复钻研。作为护理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理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发展路线,帮助其实现自我提升,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经过教师全方面、多角度的教学,其自身的护理实践技能将得到有效提升,为患者后续疾病的痊愈带来有效保障,加强我国整体的教育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香群.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考[J].饮食保健,2018,005(023):278.

[2]赵明.关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当代旅游,2018,000(005):170.

[3]周丽荣,李静.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8,v.15(05):18-23.

[4]戴琳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03):P.186-186.

[5]曹庆景,马会娟,孙志强.高职护理专业目标"制导"的校内实践教学闭环式设计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99(11):94-97.

作者简介:李建波,1982.02,男,汉族,四川邛崃,本科,讲师,支部书记,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