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师元话语行为与课堂互动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高职英语教师元话语行为与课堂互动1

丁玲玲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 东阳 322118


摘要:如何增强课堂互动是高职英语教师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调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使用,发现教师元话语的有效运用能增强课堂互动。

关键词:元话语;英语教师;课堂互动

  1. 元话语理论

“元话语”(Metadiscourse)是用于表示理解语言使用、表示作者/说话人引导读者/听者明白篇章含义的一种方法。Haland和Tse将元话语分为(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互动元话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其中交互元话语包括转换标识、框架标记、回指标记、言据标记和注释标记;互动元话语包括模糊语、增强语、态度标记、介入标记和人称标记。

交互式话语和互动式话语在综合英语课堂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但两者都是教师思想的表达。交互元话语主要用于组织话语,令语言自然,有逻辑性。互动元话语是教师用于发布指令、与学生互动的重要载体。因此,研究元话语,特别是交互元话语,在增强课堂互动上有重要的意义。

  1. 调查研究方案

(一)研究问题

本文拟通过研究教师元话语的使用情况,来探究教师话语与学生能动性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研究问题为:

(1)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中教师元话语的使用情况?

(2)教师元话语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中有何作用?

(3)教师元话语与课堂互动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浙江省某高职院校的3位商务英语教师。这3位都是从教10年以上的老教师,上课经验丰富,善于与学生互动。

(三)语料收集

本次研究中,笔者对3名研究对象同一门上课课程综合英语《新视野读写教程2》“Unit3 A Succesful Career”进行全程录音。之后对相关音频进行转写和校对,再利用AntConc 3.4.3w对元话语使用词频进行搜索和统计,再采用定性和定量法对文本进行分析。

  1. 研究结果

  1. 教师元话语分布情况

表1 元话语使用情况对比

5f8d0ccc089bb_html_60ae673ab70a42b6.png

从3位教师元话语使用频次来看,互动元话语都要高于交互元话语,互动元话语占了总量的62.7%,交互元话语占34.3%,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语篇任务的同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互动元话语中,人称标记出现频次最多,之后依次是介入标记和增强语,态度标记和模糊语相对较少。交互元话语中,框架标记和转换标记出现地最多,分别占元话语总量的21.8%和13.4%,说明教师话语层次分明,富有逻辑性。回指标记和关系标记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1. 互动元话语

人称标记出现频次最多,占元话语总量的34.9%。人称标记用于表明教师的出现,指的是教师本身。常见的人称标记有I,we,our和ourselves等。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包容性人称代词并不属于人称标记的范畴,也就是说we和our等第一人称的表述中并非一定包含学生,如we still have a lot to say about what is a successful career。可以看出,这里的we指的是教师本身,而不是教师和学生。

介入标记在互动元话语中出现频次仅次于人称标记。介入标记主要用于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能动性。介入标记分为以下几类:学生包容性人称代词,指令语和互动性疑问句。学生包容性人称代词(如you, your, we)在介入标记中所占比重最大,是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参与谈话的过程。在这里,第一人称we包含学生,如we can see that wealth is not the only standard in judging whether a person has a successful career or not,而且we的使用能有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指令语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话语,形式多样,如祈使句形式Let’s see what does this word mean和疑问句形式Which is more important。互动性疑问句,如understand?和Any more questions?不以寻求信息为主要目的。

态度标记表现的是教师对命题的态度,分为三类,即动词类,形容词类和其它表达。在对学生回答表示满意时,教师首先倾向于使用形容词类的态度标记,如good, very good和excellent等,其次是动词类如I agree和like,最后才用congratulations和 well done等词组来表达。态度标记的正确使用,能让学生了解教师态度,也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增强语表现的是教师对命题的确定性。一般分为四类:副词类,动词类,形容词类和词组类。动词 (believe, realize) 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副词(really, actually),形容词(clear, sure)和词组(of course, in fact)等在增强语中的占比不高。增强语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与增强语相反的是,模糊语削弱了教师对命题的确定性。从分析结果来看,情态动词should、maybe、might、may出现频次最高,共83次, 副词(如likely、probably)次之(31次),动词(如guess、 seem)和形容词(如possible)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分别是18次和4次。教师使用模糊语是在有意识地削弱话语语气,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空间,同时也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意见。

四、结论

通过对3名教师综合英语课堂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教师话语选择得当,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课堂能动性。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元话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到课堂中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对年轻教师来说,更要重视元话语,特别是互动元话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但也不能忽略交互元话语,特别是框架标记和转换标记的使用,以增强话语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参考文献:

  1. 江悦.英语教师云语言行为与课堂互动[J].江苏外语教育研究,2012(2):1-4

  2. 红伟. 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三维功能研究[J].中国外语,2014(1):60-67.


本文为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2018年校级课题《元话语理论下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调查研究》(HYY201817)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