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生命安全教育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生命安全教育探究

李威宏

吴圩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地位越发突出,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一门重点课程。对此,教育部门越发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在其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自我发展,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在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生命安全教育;意义;教学措施

当前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会忽视课程教学间的融合,导致课程内容单一,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较大的局限性。且在当前新的教育理念之下,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以此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此,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生命安全教育,促进学生掌握相关保护技能,增强安全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十分重要。生命安全是体育健康课程的基础,只有不断渗透安全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在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在小学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不是很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导致难以得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前提之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不断增强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命安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全新认知[1]

(二)促进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生由于处于发展阶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有利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进,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三)强健学生体魄

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在课余时间玩耍,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打游戏或进行其他娱乐活动,锻炼身体的时间大大减少,进一步会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此,需要强化学生的身体锻炼,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通过生命安全教育来引导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2]

二、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生命安全教育措施

(一)传播生命教育,树立健康体育理念

体育与健康中本身就包含着对生命理念的教学,通过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此,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来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例如,在讲解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安全体育的理念,从而促进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此外,生命安全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生命安全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例如,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我的体育生活”、“生命在于运动”、“生命起源”这三个环节,教师就可以在其中引入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观和生活观。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关于生命起源的视频,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对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在生命在于运动教学中,不仅需要开展课堂教学,还应当利用课后对知识进行延伸。在我的体育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讨论、交流,利用朗诵、舞蹈、武术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对体育的认知。

(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体育与学生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对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时,也需要从生活角度出发,挖掘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通过锻炼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卫能力,也可以利用太极拳、武术等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技能。在传统武术项目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攻防技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防卫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参观消防队,了解相关消防的知识,并且邀请专业的人员来开展讲座,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的防卫保健常识,能够拥有自救方面的知识,以此提高生命安全技能[3]

(三)丰富探究活动

各种体育技能的形成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学习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体育的学习能力水平还比较低。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停留于机械操作阶段。对此,教师在生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重复性的练习和探究性活动来不断完善阳光体育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动性。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以此创造良好的情景,提高体育技能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体育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健康成长。例如,我们在学习“自然的行跑”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知识抢答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在行跑中的注意事项。例如,跑步前注意事项和跑步中呼吸节奏注意事项等,以此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学生的健康问题越发突出,小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小学生命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以此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在实际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到生命安全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传播生命教育,树立健康体育理念,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探究活动等方式来强化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科学锻炼、健康生活的习惯,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莉萍.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生命安全教育探究[J].速读(下旬),2018,(8):212.

[2]齐淑慧,王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运动,2019,(2):101-104.

[3]齐淑慧.生命教育视野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