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宋丽

山东省齐河县华店镇大夫营小学 251100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应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向。    关键词:小学教育 创新教育  研究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定能开创新之花,结创新之果。总之,作为小学教育阵线的教育者,要时刻将创新教育放在首位,真正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创新人才。    一、课堂教学模式要创新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越灵活。    1.预设创新情境    让学生感受在创新教育情景中学习的优越性。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的方法。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不要认为潜在创新力城里的孩子具有,教师要尽量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    2.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    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已具有目的性、科学性,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现在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不但不责备学生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种种不同的看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3.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    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贴近学生实际,创建利于创新的课堂环境    在课堂中,教师角色应被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是内在于情景中的领导者,逐步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扬民主,达到高效。    1.创设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宽松的课堂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享受中培养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世界上的一切。为提高小学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将创新素质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隐藏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引导学生推开虚掩的智慧之门,去捕捉住小故事中的智慧精灵。    2.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发展想象力    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推动力。想象是创造的前提,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质疑是发挥想象力、学习新知识的捷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对小学生,更应最大限度地让他们产生疑问、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创见地想象,激起全体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有其合理性,就要多用鼓励、表扬、赞许的语言,如“想法很新”、“有特点”、“再展开一点”、“再试一试”等,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另外,要注重成功教育。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起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他们的点滴成绩要进行鼓励,使其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    三、克服思维定势,灵活运用知识    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需要对事物有独特的感觉和发现,克服固有的思维定势,从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但决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    比如: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骑马思维”训练。“骑马思维”来自于一个小故事:某个国王为挑选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道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白马给老大,黄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到清泉边去饮水,谁的马走得慢,谁就是赢家。”老大想用“拖”的办法取胜,而弟弟则抢过老大的白马飞驰而去。结果,弟弟胜了,因为他骑的是老大的马,自己的马自然就落到了后面。“骑马思维”说穿了就是“创造性思维”,其特点是“跳出定势,出奇制胜”。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那些能用“骑马思维”的,往往是赢家。据此,我给学生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一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学生全部哗然,感到困惑不解: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我引导他们:把梳子卖给和尚,听起来荒诞不经,但梳子除了梳头的实用功能,有无别的附加功能呢?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另辟蹊径,想出了许多巧妙的办法,如“和尚-和尚庙-旅游风景区-游客-旅游纪念品-功德梳”等等。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只有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才能促进社会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小学的创新教育要在教学课堂中寻求发展和创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要树立积极正确办学理念,明确现代小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体系,努力探索迎合信息时代的教学规律,从而在课堂上开展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慧云.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探讨[J].东西南北. 2020(01)

[2]杨小华.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 2019(01)

[3]张洪萍. “子弟不教非我有”——徐特立早年普及教育思想及小学教育实践考察[J]. 特立学刊.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