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 离退休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6
/ 2

新时代高校 离退休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于蕊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离退休党员干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离退休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离退休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余热建言献策的重要保证。通过对高校离退休党员特点的探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为学校深化改革和发展增添正能量为目标,不断创新高校离退休党建模式,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激发离退休党员的政治热情,共同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高校 退退休党员 党建

2019年离退休党总支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学校深化改革和发展增添正能量。从立足四个特点、创新四种模式、做好四项工作、增强四个感受等四个方面予以总结。

  1. 立足四个特点

离退休党员干部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财富,“广大离退休干部长期受党的教育,经历过各种斗争风浪考验,思想政治觉悟高,智慧经验丰富。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虔诚执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1]离退休党员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规模庞大:党员310人(占650位离退休教职工48%),占全校党员23%,接近四分之一;2.年老体弱:平均年龄超过77岁,80岁以上接近三分之一,近四分之一党员常年卧床养病;3.居住分散:仅有三分之一居住在家属院,超过三分之二散居在全市乃至全省(国);4.素质优良:最高党龄75年,40年以上党龄超过50%,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开展离退休党建工作中能够立足这些实际,精心谋划、组织和实施。

  1. 创新四种模式

1.提升组织力,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重视党支部建设,选好支部委员,注重党务干部能力培养,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教会方法。通过30位党性强、能力强、身体好、愿意干的支部委员,带好管好310位党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2.守正又创新,探索形成党建新模式。根据“两学一做”和“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规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符合离退休老党员实际的党建工作模式,即“听、看、学、微、议、写、游七字党建模式,各种形式相对独立,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3.关心和服务,搭建党建工作大平台。通过“送学到家里”“探病到床边”“80寿送祝福”“困难送温暖”“年节有慰问”等形式,在元旦、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前后,慰问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带去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将党建工作与关心服务老同志有机结合,深受老同志的赞赏。

4.鼓励加引导,离职不离党发挥正能量。制定激励政策鼓励老同志立足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发挥余热,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学校建设、家庭幸福“老有所为”,离职不离党发挥正能量。

三、做好四项工作

1.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老同志的思想与新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重视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安排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党员、全体离退休教职工三个层面,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中辅导为辅,学原著、悟原理,坚持送学上门,举办十九大、党章党规答题、主题征文活动,开展研讨交流、书画摄影展、笔友会,提高离退休党员的思想认识,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言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文化建设主阵地作用,满足离退休党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离退休党员干部养德、养身、养心的有机统一”[2]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制定离退休党总支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工作方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剖析原因、解决问题、及时整改。达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服务师生有作为、清正廉洁做表率。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管理。加强微信群、老干部活动室的管理,强化阵地意识。关心困难教职工的思想和生活,抵御错误思潮、极端宗教意识的渗透,确保离退休党员、教职工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核心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三会一课”系列制度,教育管理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发挥示范作用。重视组织建设,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教育引导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主动缴纳党费,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对标《西安文理学院党支部考核评价指标(离退)》,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五好”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举行党支部书记述职,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3.围绕重大节日以及重要事件,策划适合老同志参与的学习教育参观活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通过“六个一”系列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各党支部开展一次征文活动,让老同志表达对祖国的情怀;召开一次座谈会,让老同志有感而发;举办一场歌唱祖国活动,让老同志抒发爱国热情;组织一次参观考察,让老同志分享国家建设成果;举办一次书画展,让老同志展示文化艺术才艺;收看庆祝大会实况,引导老同志继续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4.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相关待遇,丰富晚年生活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按照政策为离退休教职工按时足额发放书报费、护理费、降温费、取暖费等生活待遇,提升离退休教职工年终慰问金标准,落实离休干部“六联六送六必看”要求,安排健康体检,定期举办医疗保健讲座,确保离退休教职工幸福生活;举办或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活动,让老同志“老有所乐”。比如:趣味运动会、健身运动会、广场舞比赛、棋类友谊赛,钓鱼比赛、麻将比赛、乒乓球赛、健步走活动以及小家电维修等。妥善处理老同志殡葬事宜,及时办理丧葬费及抚恤金报审发放手续,为遗属申办生活困难补助。

四、增强四种感受

1.增强荣誉感:为16名离休干部颁发市委市政府制作的“人民不会忘记您——共和国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荣誉奖章”,为22位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通过“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和座谈交流,挖掘、展示离退休党员教职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奉献和事迹,增强党员教职工的政治荣誉感。

2.增强归属感:在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会和“七一”、“国庆”等活动中,坚持重温入党诗词宣誓活动,举办“特殊党费缴纳仪式”,不断强化离退休党员的党员意识,增强党员在组织上的归属感。

3.增强幸福感: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生活待遇,丰富老同志晚年生活,满足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关心和服务中落实党建任务,提升离退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党员教职工在生活上的幸福感。

4.增强责任感:充分肯定离退休党员教职工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所做的奉献和取得的成绩,制定激励政策,鼓励老同志立足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发挥余热,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学校建设、家庭幸福“老有所为”,增强党员在社会中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评论员. 老干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N]. 人民日报 ,2019-12-17(01)

[2] 杨培峰,施晶智. 推动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升级[J]. 机关党建研究,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