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来源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3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来源浅析

陈果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内容摘要: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概念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前人理论的优秀成果得出的,这一概念的分析对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起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就“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理论来源进行简要的分析,看马克思是如何扬弃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尤其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和吸收。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劳动 理论来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异化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哲学范畴。“异化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有重要位置。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从劳动者即无产阶级的角度来分析整个社会的异化。“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不太成熟的哲学和经济学概念,但是“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无疑对马克思后来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本质影响很大,同时,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异化劳动”由“异化”和“劳动”两部分构成。德语“异化”即Entfremdung一词译自希腊文allotriosis,意为分离、疏远之意。Entfremdung一词在德语中的非宗教使用中还融汇了拉丁词Alalienare和Alienatio两词的内涵。Abalienare一词在中古高地德语中为Anfremden,意为陌生化、剥走、取走。Alienatio一词意为陌生、脱离、转让,指的是权利和财产的转让、让渡1。卢梭、霍布斯等人所谓的“异化”主要指权利的转让。“异化”真正成为一个哲学概念,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使用了“外化”这一概念,“外化”指的是分离、分裂之意。黑格尔第一次真正使“异化”概念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异化”作为一个专门的哲学名词被提出来是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在黑格尔的理论中,“异化”是绝对精神(绝对观念)展开自己、认识自己、完成自己的必然形式和条件。“异化”是绝对观念辩证发展的机制,“异化”的主体是精神,“异化”的动力来自于精神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绝对观念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是一个持续外化的过程,最后会达到主客体、思维和存在真正的统一。

黑格尔“异化”理论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把“异化”和“对象化”区别开来。黑格尔把任何“对象化”都看成“异化”。“异化”和“对象化”是有区别的,并不是任何的“对象化”都是“异化”。马克思明确地将两者区别开来,并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对象化”才表现为“异化”。黑格尔认为,“异化”的主体是精神,扬弃“异化”的过程是精神自我发展、完善的过程。显然,黑格尔扬弃“异化”的方法和手段明显是虚幻的、抽象的。

劳动本来属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但人的劳动和需要之间的脱节反而使人失去了劳动的自由性和创造性。这就脱离了人的本质,给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但黑格尔却认为这是人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他所谓的“异化”是精神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他认为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异化”,又不断克服“异化”。这启发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费尔巴哈与黑格尔不同,他把物质世界看作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主体本质的对象物与主体分离,并且反客为主,支配和压制主体。他运用其“异化”理论对宗教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宗教是人类本质的“异化”: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全知全能的上帝,当人创造出一个异于自身、“独立”于自身的存在,并且受制于这一存在时,人就与自己分离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有现实的、世俗的基础,但他却并没有得出宗教产生的真实根源,而且企图用爱的宗教来拯救人类。他不了解“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2。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主体是现实生活中感性的、直观的人,这与黑格尔相比的确进步不少,但就其理论的本质看来,他理解的人不是社会之中的人,是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规定人的本质属性,有一定的理论缺陷,但是其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人本学的“异化”观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转向起了很大的作用。

赫斯则把“异化”理论从宗教延伸至政治、经济领域,并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异化”的的根源。这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启发是不可忽略的。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理论的发展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威廉·配第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来界定的。亚当·斯密在威廉·配第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对劳动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出了:“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是尺度”

3的思想。李嘉图则对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理论进行了充分的发展。李嘉图认为所有的价值都是由劳动所创造,并且生产劳动能够直接决定收入分配及其关系,对亚当·斯密的理论进行了批判。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有着无法解决的理论矛盾,在认为劳动是财富唯一来源的基础上,同时又确认了劳动者往往处于贫困之中的状况。唯一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何以处于长久的贫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并没有从理论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将之看作是一个既定的事实,甚至是他们理论研究的前提,即认为私有财产是永恒的、合理的。

通过对“异化”和“劳动”理论的分析,我们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马克思对以往相关理论是如何批判地继承,并在他们的基础上阐释其“异化劳动”理论的。

马克思在前人关于“异化”和“劳动”理论思想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在此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继续提出了劳动是人自由的、有意识的行为的理论。他认为黑格尔理论中的劳动仅仅是抽象的精神劳动,而不是现实的、世俗的活动。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理论的另一重大缺陷是“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是一个过程,他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4。马克思认为:“所以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另一方面,因为对象思维来说现在已成为一个思想环节,所以对象在自己的现实中也被思维本身的即自我意识的、抽象的自我确认”。5“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不过是成为这个隐蔽的非现实的人和这个非现实的自然界的谓语、象征。因此,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6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他认为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推动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但马克思同时也批判了这些经济学家的非历史主义的立场和唯心主义的方法。马克思则深入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寻求“历史之谜”的解答。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正式开启了马克思研究“世俗基础本身”之路。

我们现在来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内涵和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四个具体的表现。

在《手稿》中异化劳动的内涵是十分明确的,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四个具体表现:第一,在劳动的结果上,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或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一个异己的关系”。7工人生产的财富与他的生活状况成反比,马克思说:“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8第二,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自觉的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对于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老公已经脱离了人的本质。他说:“工人在劳动中是否定自身,感受到的是肉体与心灵的折磨和摧残。”9对于工人来说,“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10

劳动产品和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这是“异化劳动”概念两个基本的规定,由此推出了后两个表现。第一,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类本质”是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马克思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1也就是说,人能够通过有意识的自觉的创造性的生产劳动,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劳动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就是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人的活动的自由自主、富有创造性的特性。但是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生产对象被剥夺了,把劳动变成了单纯地维持个体肉体生存的手段。这样的劳动夺走了人的类生活,脱离了人的类本质。

第二,“异化劳动”使整个社会“异化”。马克思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2他又讲道:“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13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相互对立就是马克思认为的人与人相异化的明显体现。工人创造了财富,却处于极度的贫困之中;而资本家不从事生产,通过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果实发家致富。

“异化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前人成果,特别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对马克思向实践唯物主义的转变以及对其经济学的研究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不能单纯地说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概念是不成熟的,我们应该要看到它是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必然走过的路程,而理论本身也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程。

参考书目: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5.孙成竹:《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运思方式》,《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8月;

6.韩庆祥:《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作者简介:陈果 1983.6,男,汉,四川广安人,研究生学历,行政管理和政治经济学

1 参见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5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6页。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112页。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1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