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意识在教务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服务意识在教务工作中的应用

夏吾曲江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第二民族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习与小学阶段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的学习任务逐渐加重,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教务工作中就必须要提升服务意识,为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初中教学中教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教务工作服务意识的提升。

关键词:服务意识;教务工作;应用分析

教务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对学校的教学事务进行安排与管理,维护并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因此教务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学校不能再单纯的延续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相应做好并创新教务工作路径的探究,让学校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已日益显现其迫切性。

1 初中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1.1 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初中学校一般都会设置一个专门的教务管理机构来对学校的教学事务进行相应的管理。在我国现阶段部分初中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机构中存在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例如教务管理人员的负责人设置一般为一正职、两副职。也就是说在日常工作中,这种设置方法很容易使管理工作陷入一种多头领导的局面当中,非常容易造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这种弊端日渐突出。

1.2 教务管理人员能力欠缺、管理方式欠妥当

在日常的初中教务管理工作当中,一些教务人员因个人因素所致,很容易根据个人的经验来对学校教学事务进行管理,缺乏创新性,管理方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做不到公正对待,甚至对待领导层人员与对待下属人员呈现出明显的区别。与此同时还存在不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度执行管理权的问题,且法制意识淡薄,这对于教务管理工作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很难起到教务人员的督促作用。

1.3 对教务管理工作认识专业程度较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初中的一线教务人员并非专业的管理人员担任,而是由副科教师、或其他岗位人员来担任教务管理人员,此类人员很多都不具备专业的、系统的教育管理学知识,且比较习惯于听从上面的指挥行事,工作缺乏创新性,这与其日常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较低、学校地位不高等有着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还有对教务管理工作认识专业程度较低的问题,很多人会将教务管理工作归为“打杂”类的工作,认为并不具备什么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以从事这份工作。此种观念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2 提升教务管理工作服务意识的建议

2.1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想要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精简学校的机构,尽可能的压缩管理层级,避免管理层过于臃肿,例如将考务、教务相结合、副校长兼任教务管理主任等,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将管理的中心进行下移,更是能够精简管理层。与此同时,应该将相应的定岗定编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落实到实处,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配备专业的人员,让不同职位之间权则更加明确,防止交叉重叠问题发生。绩效考核制度中可以实行优绩优酬的措施。让工作质量、个人劳动成果等直接与薪资福利相挂钩,提高教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 制定合理的选人机制

1)对于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胜任能力欠缺、管理方式欠妥当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人才选择机制,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并公开选举过程。例如,可以通过在社会中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高薪资福利等作为吸引人才的方式,扩大人员选择范围,择优选择教务管理人员。通过这种公平公正的层层选拔方式选出的教务主任能够更能让学校中的教职工信服,并配合其进行相应工作的开展。

2)对于教务工作人员来讲,进修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在对教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其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在培训中提高其政治思想素养,让其在不断进修的过程当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以及较强的纪律观念,更具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助于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推动学校更好的发展。

2.3 发展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能够存在、发展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风气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一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民主的学校氛围内,教务管理工作才能井然有序的开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所提升。因此在初中学校中,想要在新形势下做好创新教务管理工作途径的工作,校园文化也是必须要重视的一方面。要在学校中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关怀,提升教职工的工作幸福感和满意程度,这样才能让教职工能够更加热爱自身的工作并为之奋斗。同样学校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激励制度,任人唯贤,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和特长而安排合理的岗位,并给予所有人应有的尊重,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 新形势下初中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工作途径

3.1 强化教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初中教务工作人员想要在工作上取得优秀的成绩,就一定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首先,教务工作人员要为学校领导制定决策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出高水平的学校发展策略。其次,还要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帮助教师寻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最后,教务人员在为学生服务的时候应该做到平等待人,以礼相待,切不可高高在上,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解决学生的困惑,对于犯了错的学生,教务人员应该心平气和的向学生讲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这种错误对学校造成的后果,做到以德服人,并激励他们积极改正错误。因此在初中学校的教务工作中要渗透服务意识,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服务意识。

3.2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初中学校在应用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到其适应性较强但针对性较弱的特点,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特点来对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深入探索并不断完善。学校的领导层工作人员想要更好的提高教务工作的管理质量,就要制定好长远的学校发展计划,设置具有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并做好细节方面的计划,让发展规划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工作当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强化教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信息化教务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管理质量的关键,一旦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则很容易导致教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制度之间存在不一致性,造成日常教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现阶段我国的初中学校当中,管理制度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有待于工作人员予以完善。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务信息化制管理制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信息化、管理制度之间相结合,让管理制度能够更加符合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的实际需要,更加符合学校自身的特性。让其能够变得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全面性,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4 总结

教务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相关工作者应重视教务管理的重要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教务管理工作质量。在新形势下的初中学校中,想要让教务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适宜的管理活动,提出传统管理方式中不再适用现阶段管理的部分同时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务管理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其的应用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对于教务管理工作,还应不断加强对其的创新,改变以往学校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建立全新的学校教务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初中学校教务管理水平,让学校在未来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颉栋栋. 浅议教务管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J]. 甘肃科技, 2004, 020(009):198-199.

[2]罗爱玲. 浅议教务管理中的服务意识[J]. 时代教育, 2016, 000(024):29-29.

[3]钟冬娴. 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00(00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