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1
/ 2

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研究

张岚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在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针对体育弱势群体开展的体育保健课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在民办院校的发展中,体育保健课程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应对与处理。本文结合某地区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具体的研究措施。

关键词: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研究

前言:

某地区的民办院校发展历史长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办院校已经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教育资源补充。随着体育教学的开展,在民办院校中针对弱势群体学生开展的体育保健课程,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限制民办院校良好发展的障碍因素,需要及时有效的面对和解决。

  1. 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重视不够、开课率较低

在当前该地区的民办院校体育保健科城开设的过程中,普遍重视不够,开课率较低。首先,由于民办院校的办校资金多数来源于学校内部,在有限资金的使用中会更加关注学校学科的建设,对于体育设施的投入和体育课程的设置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更限制了体育保健课程的开展。其次,随着生源人数的不断扩大,在民办院校的生源中,出现了部分数量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这些学生在进行正常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额外的开展保健课程,提升身体素质。但是在有限办学资金的压力下,体育保健课程的开课率很低。在该地区61%的民办院校开设了体育保健科城,但是具体开设的质量较差,并不能真正发挥出体育保健课程的作用,对于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康复、保健效果并不理想。

  1. 教学文件不全、教学内容老旧

在当前的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教学文件不全、教学内容老旧的现象。首先,根据相关的规定,在进行课程开设的准备阶段中,需要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大纲、内容、教材、教案等各种相关的细节制度,但是在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中,这些教学文件并不齐全,存在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其次,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大部分采用老旧的课程比如太极拳、太极剑、长拳等套路体育,对于学生的康复保健效果并不好。最后,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中,不能根据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制定,大多数存在注重形式,简单设置的思想,距离真正发挥体育保健课程的开设目的,提高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体育素质还具有较长的距离,需要进一步规范和设置。

  1. 教学评价不规范

在对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在该地区的部分民办院校中,对开设的体育保健课程,采用统一的评价方式。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勤情况,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与正常的体育课实行统一的评价方法,这样有利于保护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不能很好发挥出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劣势,存在教学评价上的缺陷。又比如,在该地区的部分民办院校中,对开展的体育保健课程实行单独的考评办法,过分强调学生在保健课堂上的表现,结合部分的出勤情况,进行“及格”、“不及格”等两种形式的考评结论。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具体的个人差异并没有进行具体的看待,大多数在考评中过分注重形式化,而丧失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评价。

  1. 师资力量不足

针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开展的体育保健课程,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保障,也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具有鉴别的能力,判断出学生适合进行哪一种运动,不适合进行哪一种运动,使用哪一种体育运动更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康复和保健,使用哪一种体育活动可以更好地建立学生良好的心态,改善学校生活的各种关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恢复和心理健康发展,适应学校生活。但是这种专业的人才在当前该地区的民办院校中非常少,几乎全部的体育保健课程都是由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年龄较大的教师担任,他们对于体育保健知识的了解很少,不能很好地开展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工作,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体育保健课程的开设质量。

  1. 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开展的有效措施

  1. 提高重视程度

在进行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的开展中,要提高中时的程度,建立新的教学思维。首先,从学校的领导层要重视体育保健课程开设的重要性,改变原有的态度,从有限的教学资金中划拨专业的课程设置经费,将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建设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进行有效开展。其次,在进行体育保健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参与课程的学生人数少,学生自身条件差的特点,而减少课程设置的数量,或者随意更改课程时间,要将该项课程固定化,和正常体育课程的设置一样重视。再次,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课程设置模式,不能单纯的从学生体育项目的学习中进行开展,应该扩大课程的范围,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后,要注意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中,建立良好的氛围,让弱势的学生感受到体育项目的锻炼价值,并养成良好健身的习惯。

  1. 加强体系建设

在进行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中,还要加强体系建设。随着民间办学资源的投入不断扩大,该地区的民办院校数量也在不多增多,如何保证民办院校的办学质量,是需要各界教育人士共同考虑的问题。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民办院校要保证各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办学条件,开设该地区的体育保健课程体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体育弱势群体开展的体育保健课程,可以更好地突出该地区的民办院校的实力,对于发挥出民办院校的办学特色,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比如,在民办院校的开展中,对于弱势群体的学生都可以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活动,才能显示出该院校的人文精神,才能彰显出平等教育权利的办学理念,提高该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1. 规范教学评价

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规范中,可以按照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体现出统一性的基础上还要实现差异化。比如在进行考勤的评价中,要使用统一的方法,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考评。但是在学生接受体育保健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开展,体现出差异化。其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在体育理论课的学习中,做到统一开展,在体育实践课的学习中,做到小组进行,在课外练习的过程中,进行专门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最后,在综合考评中,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身体恢复情况、学习过程表现情况等综合因素,开展有效评价。

  1. 补充师资力量

要注意对当前民办院校的体育保健教师进行专业保健课程开展的培训工作,补充提升师资力量。首先,要保证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师要具备基本的保健意识,能够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专业的保健课程开展,从心理上重视该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重要性。其次,要定期的对教师的保健态度、保健知识、保健技术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的技术能力,能够在课程开展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最后,要不断地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交流,全面提高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体育保健课程的发展。

结语:

在进行民办院校体育保健课程的研究过程中,要从重视程度、体系建设、教学评价和师资力量等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开展,真正改善当前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民办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提升整体民办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提升整体学生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川东.体育保健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体会[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2):117-118.

[2]毛建勋.健身时代背景下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程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0):152-153.

[3]常继斋,郑继超.苏南民办本科院校体育保健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苏州理工学院为例[J].运动,2018(14):38-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