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高中教育 保障文化传承——高中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借力高中教育 保障文化传承——高中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李峻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 464000

摘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先树立文化自信。高中生作为文化传承的未来主力,又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明日栋梁,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可谓至关重要。本文尝试以高中语文课程作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而高中生作为祖国的年轻一代,身上更是寄托着无限希望。要想使他们养成自强、自立的品格,则要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开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高中生唯有意识到这份文化的深厚价值,从而坚定不移的热爱它、践行它,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而另一方面,加强对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一、欣赏结合感受,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让他们秉承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待传统文化,发现传统文化之美,感受它的魅力与价值,由此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而“审美”恰恰是培养文化自信迈出的第一步。对于高中生而言,只有先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才会对它产生好感与热爱,最后发展为坚定不移的拥护,正如《论语》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引导学生发掘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并借此意识到它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内心的自豪感,文化自信也就得以形成。

以《离骚》为例,这是一首文辞优美、充满想象力的抒情诗作。教师在带领大家认识《离骚》时,可以先将落脚点放在创作者屈原的身上,让学生感受这位诗人身上隐藏的多重特质:作为诗人,他有着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写出的诗歌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而另一方面,他又关注现实与民生,是富有正义感与责任感的政治家,曾在楚国提倡“美政”,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也因此他的《离骚》,既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样忧国忧民的慨叹,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烂漫想象。倘若细细咀嚼,便能体会到他对国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而屈原最后跳江殉国的结局,则又为这部作品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直至今日,我们仍用过端午、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精神的长存不灭,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强烈生命力,值得学生去感悟和品味。

二、注重日常渗透,增强学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一般来说,唯有先实现对国家文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设法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再逐步渗透有关文化自信的教学。以《荆轲刺秦王》这篇古文为例,它以细腻的手法还原了燕国勇士荆轲刺杀秦王的一段悲壮历史。教师在进行课文详解时,可以从荆轲和秦王两个人物形象出发,让学生分别归纳他们的性格特点,感受这二者的心理活动。荆轲刺杀秦王,是因为秦国不停的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已经威胁到了燕国的生计。因此他挺身而出,携大将樊於期的人头出使秦国,想要暗杀秦王,保全祖国。荆轲的身上既有刺客的孤勇特质,又有着大无畏的精神。那么从学生的角度看,秦王似乎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反派角色。他暴虐、残酷,且又无情的对外扩张,因此遭到燕国人民的痛恨。但实际上,秦灭燕赵,统一六国不过是大势所趋。在乱世中,一切都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弱者注定为强者所吞并。正如历史的车轮轰轰碾过,来势不可阻挡。它在演绎一段段史诗传奇的同时,也造就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感悟到这一层道理后,学生才会对中华历史、中华文化产生新的认识,继而发自内心的去认可它、肯定它。

三、开展有效训练,巩固学生自信意识

想要让学生养成深度的文化自信,则必须要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度了解,正所谓“自信须先自知”。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开展有效的课堂训练,培育学生的良好文学素养,让他们熟练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以《劝学》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引领学生揣摩它的含义,并尝试着将文章表述的道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譬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面上是指颜色的转化,但却隐藏了事物的前进趋势。正如靛青脱胎自蓝色,却比蓝色更深。那些汲取了前人经验的后人,往往也能取得更加耀眼的成就。还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调的其实是持之以恒的道理。对于高中生而言,在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能够主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无疑能够受到更深刻的熏陶。浸润在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中,不仅能获取源源不断的文化自信,还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健康成长。

四、骄傲但不盲目,树立正确传承态度

文化自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抱有信心,更要秉承客观态度看待多元文化,保持必要的尊重和宽容。在当前阶段,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生变革,人们不再面对“一种声音”,而是被多姿多彩的文化思想占据了视野。面对多元的思想文化,高中生必须理性的分辨它们,不让糟粕文化和消极文化随意影响自己,做到既不随波逐流,也不盲目自信。这样才能从容的应对国际上的文化挑战,顺利地继承并发扬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窦娥冤》和《哈姆莱特》两篇文章为例,它们同属戏剧体裁。《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有着鲜明犀利的语言风格。《哈姆莱特》则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话剧,在西方久负盛名。比较两部作品的内容特点,前者突出的在于“冤”,后者则是“仇”。教师恰好可以抓住这两个因素,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进行阅读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来启发学生思考,比如“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窦娥的冤屈?”学生经过思考,可以总结出如命运的捉弄、坏人的构陷,以及贪官的严刑逼供等原因。窦娥没有犯罪却被下狱斩首,反映的是当时政治制度的腐朽和民智的愚昧。作者特意将全剧命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题目的“感天动地”正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再比如阅读完两部剧作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觉得这两部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少共通之处,比如说剧本都含有大段的人物自白,比如《窦娥冤》一开篇,就是窦娥婆婆与父亲的自我介绍“老身蔡婆婆是也”“小生姓窦名天章……”自白的使用,大大方便了读者和观众的理解。而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陆续发掘两部作品的优点,更加客观地看待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包括了审美情趣、文化认同、文化理解、文化的尊重与包容等多个维度的培养。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提升与深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个人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延.人文课程文化传承中高中生的文化自信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2]张菁.解读文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与文化传承[J].考试周刊,2018(88).

[3]王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语文教学通讯,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