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童气”与儿童经验的成长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对儿童经验的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7
/ 2

“接童气”与儿童经验的成长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对儿童经验的处理

刘凤伟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 山东 滨州 256658

摘要:在传统的德育教材中忽视了儿童的经验,这样的教材违背了道德的需求,而且又违背了德育教育的本意,如何尊重儿童经验,尊重童气,关乎德育教育的根本性以及教育的合理性。部编版的教材,利用一个经验去唤醒儿童的经验,注重儿童经验融入,利用儿童的经验进行课堂重构,提升儿童的体验感,注重实现儿童经验交流互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的连续,注重对于孩子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教材能够成为儿童价值观的体现者,构建者以及引导者。

关键词:儿童经验;儿童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经验处理;

德育教育一直是人们所重视的,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育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其中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一直以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于孩子来说,生活是他们获得经验的主要来源,是他们与环境进行互动的结果,因此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差距就是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差距,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处理好这一差距,德育课程很难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关于德育教育的观念之所以对孩子产生不了作用,主要是这些观念没有建立在儿童的经验上,没有尊重孩子的心理感知,换而言之,就是不接童气。

一、把握课程定位,明确教育方向

在教学之前必须要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以功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清楚小学生进行德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以及课程性质,认清课程的本质与育人方向,明确道德与法治的定位。统编版的教材主要是围绕我国当前关于少年儿童教育的相关文件来开展的,这门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以及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任务;承担着培育学生知法守法,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任务;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任务。这门的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让学生能够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能够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及意识

二、明晰核心教育主题,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低年级学段的教材主要是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具体经验以及实际情况来进行。学生的教育主题设置。例如一年级上册的主题是让学生适应新的生活,一年级下册主题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二年级则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公共意识,同时追求创新生活。适应新的生活就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全新的小学生活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与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和行为观念;良好的公共意识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共有的时间、空间中,传递共享的理念;追求创新生活就是需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同样的学习内容会在不同的年级教材中有不同的体现,但教育的主题不同,定位也不同。例如一年级上册在《别伤着自己》这一篇课文讲授的过程中主要是告诉学生危险是怎样发生的,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男孩儿与小狗进行不恰当的玩耍而导致危险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注意周围可能发生危险的事情,促进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通过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情景有所反思,借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形成反思,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生活重要意义。再例如一年级下册《可爱的动物》这一个栏目下也出现了小朋友有动物进行相处、玩耍的故事,但是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分享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护动物的习惯。这一方面的学习内容又回应了养成良好习惯的主题,让学生能够形成与动物进行和谐相处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尊重爱护动物。

三、领会教材设计意图,实现教学互动共生

统编版的教材尊重了孩子的生活逻辑以及生活经验,用孩子的方式来进行孩子生活场景的展示,尊重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知识的构建,呈现的是学生的学习内容、方式以及建议。因此也帮助老师理顺了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的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实现教学与学习的互动共生,充分的发挥教材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教材实现自我教育的作用。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家乡产物养育我》阵雨课的过程中,教材中呈现了:我的家乡产什么、家乡产物惹人爱,这样两个栏目题目。在我的家乡产什么的栏目中,主要呈现的是一张调查表和农村集市的场景,提示同学们需要走出课堂走出家门去不同的场所调研家乡产物的丰富性。在家乡产物惹人爱这个栏目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技术,来呈现出一些插画和动态图片来给学生提供思路,让学生能够有目标的进行调查和资料的收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生活故事入手,却感知自己家乡特有的风景和产物,操让学生留心底,激发出对于家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与组织着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能够以教材为出发点,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实现教学与学习的互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四、落实法制教育,培育法治观念

道德与法治的意思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义务阶段的法制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树立一种公民素养的教育,注重法治精神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与法治素养。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大家排排队》这一课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在不同的场合都要遵循排队的方式。但是在副本的教材中,呈现的是在火车排队中已让老人,在排队打水时你让小朋友……这些图片为学生树立的榜样,让学生认识到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也需要兼顾道德,让学生做一个有情有义但又遵守规则的人。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经验,尊重孩子的童气,将孩子生活的场景充分的应用到教学中。老师也需要深入性的研读课本,把握课程实质以及定位合理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要孩子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深刻性的理解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反思,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连鸿霞.上接天气,下接童气——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解与课堂重构[J].新教师,2019,85(01):56-57.

[2]郑凤仪.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结构特色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No.377(1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