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例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300例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

张明芳

张明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心卫生院江苏吴江215235)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特点,得出结论活动义齿是老年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咬合重建及防治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病是老年修复的特点。

【关键词】老年口腔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33-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很大的提高,口腔疾病常常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为了维持适当的咀嚼、消化、语言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口腔修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对300例曾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老年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30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20例;年龄58~87岁,平均66.5岁。

1.2方法

所有病例在修复前均认真行口腔检查和治疗,记录和拍摄全口或局部牙片,拔除松动牙齿,治疗龋病、牙髓病、牙周病,残根残冠拔除或保存治疗等。与颞下颌关节有关的病例在治疗前后拍摄关节侧位片。同时分析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修复前后的咬合关系等情况。

2结果

2.1修复情况

300例病例中255例(85%)为活动义齿修复;255例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共缺失牙齿2167颗,平均每人缺失8.5颗。45例(15%)为固定义齿修复。

2.2义齿修复情况

255例老年患者中,全口义齿16例,上半口义齿13例,下半口义齿6例,赝复体4例。45例固定义齿修复中,男28例,女17例;共修复63个牙单位,其中,男39个牙单位,女24个牙单位。

2.3食物嵌塞情况

以食物嵌塞为主诉或缺牙伴食物嵌塞共60例,占20%。其中,男性54例,占18%;女性6例,占2%;发生率在男女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4咬合接触关系情况

255例病例中,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关系52例,在义齿修复过程中咬合抬高49例,上下牙列间有咬合关系同时修复时也按原咬合关系修复154例。

3讨论

3.1老年人口腔特点

老年人口腔的各组织器官因年龄因素均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颌骨骨质密度下降,牙槽骨吸收,黏膜及牙龈变薄、萎缩;牙列缺损及缺失较多,口内存留大量残根残冠,剩余的牙也存在过度磨耗,形态改变,髓腔变窄变小,根管变细,甚至闭锁,易出现根折、牙折;口颌系统的软组织、颞颌关节涎腺系统也存在退化改变等。突出表现为:①曲线异常。②咬合垂直距离降低。

3.2修复方法

3.2.1治疗模式为老年人制订治疗计划时,在治疗中修复体的设计制作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由口腔修复科的医师制作切实可行的、能为医患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实施修复的方案既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口腔状况,又要考虑到义齿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3.2.2口腔修复方法的选择塑料可摘局部义齿通常戴用时间较短,因为其机械性能较差,戴用不舒适,不利于口腔卫生。但作为老年患者的暂时义齿,有利于患者适应将来的全口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相比,固定义齿体积小、无异物感、舒适、不妨碍发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适。老年患者选择修复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口腔卫生、余留牙状况等多种因素。

3.3治疗

3.3.1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的治疗在处理此类患者时,一是要去除咬合创伤和软组织损伤,二是要在患者的适应范围内恢复合理的咬合垂直距离。临床上,若缺牙较多、余牙少,或是失去原有咬合垂直距离的关系,可适当抬高咬合;若为个别缺牙,又无关节症状及重度磨损所致的牙本质过敏和多数牙食物嵌塞等症状,可不抬高咬合;若余牙较多,并伴有上述症状者,可考虑抬高咬合。由于老年人不易适应咬合加高,必要时可先使用过渡义齿,待咬合垂直距离调整合适后更换最终义齿。

3.3.2曲线不良对策曲线不良主要是义齿修复后不易达到咬合平衡。因此必须进行修复前的咬合调磨,然后通过义齿修复进一步解除咬合创伤,恢复正中咬合位的稳定性和TMJ的对称性。大多数TMJ与咀嚼肌功能紊乱的患者都存在正中咬合位的不稳定或双侧TMJ的不对称。稳定的咬合关系也是恢复咀嚼功能、提高咀嚼效率的基础。因此,应特别注意纠正其不良咀嚼习惯。

3.3.3牙间食物嵌塞医师在修复缺牙的同时,需注意到对有食物嵌塞部位的防嵌设计,纵型可采用牙体充填术解决。多个牙间隙嵌塞时,可采用可摘式铸造支架防嵌器或牙合垫的方法。横型:前牙及前磨牙牙龈萎缩并伴有楔形缺损时,可用光敏树脂同时修复楔形缺损和部分邻接点下方的三角间隙。前牙多个间隙嵌塞时还可用假牙龈。后牙可酌情使用牙齿连续卡环加颊侧牙间三角固位体,牙周夹板。

总之,老年人无论在生理、病理、心理状态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使老年人牙列缺损或缺失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口腔科医师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系统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关键。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全身与局部的相互兼顾、治疗与护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与防病的相互结合,不断改变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条件,总结临床经验,为发展老年口腔医学事业不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