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中形象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文学语言中形象的运用

黄卫

黄卫(凉山民族师范学校,四川凉山615000)

什么是现代西方文学中的形象(image,亦译“意象”)?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阅读一首小诗《地铁车站》(InaStationoftheMetro),看看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奠基人之一、意象派运动的倡导者艾兹拉·庞德(EzraPound1885-1972)是如何运用形象或意象的:

(1)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Petalsonawet,blackbough.

在谈到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时庞德说:有一天他走出地铁车厢,在幽暗的地铁车站里他“突然间看到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的小孩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诗人搜尽枯肠,寻找能确切抒发象他的突发情感一样可爱的文字。他先写了一首三十行的诗,后来又写了一首十五行的诗,均不满意,最后写了上述这首诗仅存二行的“意象诗”。在这首诗里,作者并不求助于对许多美丽脸庞的详尽表达或细节描绘,而是展示一幅画面,用一片片花瓣的美丽形象来暗示、来启引一个个美丽的脸庞,来唤一种美感。花瓣或许是因为带着春雨的湿润,或者是因为凝着朝露的晶,显得湿漉漉、水汪汪的,愈发衬托出那些面孔的清新俊逸、娟秀妩媚。一首好诗要避免用抽象或一般化的方式直陈其事,而要用含蓄婉约的方式去暗示启发,用新颖生动的形象去唤起联想、引发感受———这恰恰是“意象派宣言”所阐明的一条重原则。在因陈袭旧的气氛中它无疑为当时的诗坛新辟了条蹊径。庞德为“意象”所下的定义是:意象是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表现一瞬间的复杂的经验和感受。那一朵朵稚嫩而清新的花朵的形象是庞德面对一张张美丽的面孔的一刹那之间的感受;在表现这种美的感受时,这一形象比许许多多具体描述的文字也许更别有一种诗意和韵致。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形象或意象并不仅仅指那些可以目睹的视觉形象(visualimage),而且也指其他各种感觉形象,如听觉形象(auditoryimage)等。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n,1916)第一章在描述主人公斯蒂文童年时期在一个教学学校的经历和感受时运用了一系列听觉形象:

(2)Inthesoftgreysilencehecouldhearthebumpoftheballs;andfromhereandfromtherethroughthequietairthesoundofthecricketbats:pick,pack,pock:likedropsofwa-terinafountainfallingsoftlyinthebrimmingbowl.在这里饶有兴味的是作者在提供听觉形象(pick,pack,pock)之后又辅以视觉形象,用泉水叮咚滴入碗中的图景来补充声音,绘声又绘色,两种形象兼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状。形象也可以作用于人的味觉、嗅觉等感觉。另一位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CarlosWilliams,1883~1963)的一首小诗是运用这种形象的出色例子。一个儿子或一位丈夫夜深回家,又热又渴;他打开冰箱,看见一颗颗可爱诱人的李子,于是一口气把它们吃尽。想到这是主妇留着明天早餐用的,他就在冰箱上留下一张字条说明情由,诗题就叫《谨启》(ThisIsJustToSay):

(3)IhaveeatenheplumsThatwereinTheiceboxAndwhichouwereprobablySavingForbreakfastForgivemeheyweredeliciousosweetAndsocoldWilliamCarlosWilliams诗人在诗末一连用了三个形容词来表达那种甜滋滋令人回味、凉丝丝沁人心肺的感觉。这何止是对李子的称赞,也是对准备这些李子的人的感谢。主妇见条,想必也会转嗔为喜的。这些感觉形象拱托出家庭之间默契和融洽的气氛。一首貌似平常的小诗由于对题材的发掘和形象的运用而充满了清新的温馨和隽永的情趣。

冷与热、光滑与粗糙等感觉属于触觉,可构成触觉形象(tactileimage)。在下面一首诗中,诗人用触觉形象表达他突然想起亡妻那一瞬间毛骨悚然的感觉:

(4)ThepiercingchillIfeel:Mydeadwife’scomb,inourbedroom,undermyheel...如果诗人要详述丧妻之痛,他也许可以写一首更长的诗。但这首诗却写得不落窼臼,别开生面。也许这是妻子死后不久的时候,她的一只梳子还遗落在某个角落里,冷冰冰的,无声无息。这是亡妻生前梳妆的常用之物,诗人光着脚,无意之中踩着了梳子,一阵冰凉的感觉直透背脊,他不由得一阵抖索,毛骨悚然。这种冰凉的感觉,这种突然的惊愕,便是想起亡妻的一刹那之间的感受,它极其概括而集中地传达了诗人丧妻的全部懊痛和对死亡的惊恐。以形传神,以具体表现抽象,借以揭示一刹那之间的经验感受,这是意象派诗歌运用意象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