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政治备考主观材料题的解答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小议高中政治备考主观材料题的解答技巧

王宏疆

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在当今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考政治主观材料题的得分率,是摆在老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因此,要根据目前高考政治主观材料题的命题特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审题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解题技巧,在高中政治主观材料题中不断提高得分率,以应对未来高考。

关键词:政治审题技巧

随着注重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新课改的不断推动,高考政治除了保持已有命题本身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外,更凸显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尤其是材料新颖的关注社会动态的主观题,除了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外,更突出对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但主观材料题的得分率却不容乐观,五十二分的主观材料题,得分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往往不足四成,因此,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讲,有效地给学生传授材料主观题的答题技巧进行复习教学,不仅可以使自己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更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一、造成主观材料题失分严重的主要因素

1.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夯实。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基础知识都是最为重要的,高考也不例外。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基础知识是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越是基础的知识就越有决定性意义,越是基础的知识就越有区分度。而且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审题不清,造成无谓的失分。审好题,是做好材料主观题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关系着后面书写答案的方向问题以及如何下手组织答案的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但好多学生审题不认真、不仔细,或者干脆不知道如何审题,导致后面答案的书写,洋洋洒洒数百字,意犹未尽,却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失分严重。

3.不能抓住材料的主体。材料的主体往往是对书写答案具有指向性,不同的主体,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党、政府、公民、企业、人大、政协和人大代表等等,抓不住主体,答题就会处于盲目之中,最容易导致脱题的悲剧发生。

4.答题不规范。政治材料主观题的答案组织,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紧扣材料,讲究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标清题序号,隔行写,书面理论语言和材料紧密结合,先理论后联系材料说明,字迹清楚等等,但有些同学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干什么都是马马虎虎,书写答案不按既定的原则来,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二、提高高考材料主观题得分率的必备技巧

1.夯实政治的基础知识,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高考主观材料题要提高得分率,关键在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要丰富充实,这是增强政治实力的主要因素。在高三政治备考的第一轮复习当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戒急戒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针对高考,不断拓展深化知识点和强调易错点,把基础知识夯实。在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过程中,还要注意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重点应吃透,难点则要努力攻破,对于一知半解的疑点更是要查漏补缺,使任何问题在头脑中都不可以是模棱两可的。

2.让学生学会认真审题,获悉出题意图。主观材料题审题一般是先审设问,在设问里要审清知识的限定范围,是用什么知识回答问题。再审清设问的主体是什么,不同主体的答题知识点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知识的限定范围和主体来确定后面答题的理论知识怎么写,同时也要审清问题,是原因类的问题还是方法措施类的问题,还是意义类、作用类的问题,问题类型不同,解答涉及的侧重点不同,只有确定好问题的类型,才会有的放矢地答好问题。审完了设问,然后根据问题审材料,材料要细读,抓住材料的主体,看是强调什么,在说谁,如何才能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点,要在平时多加强练习,老师在讲解时多让学生自己解答,提高把握关键词的能力。

3.组织答案是关键的一环。组织书写答案是画龙点睛之笔,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1)答案组织不能脱离材料。组织答案一定要紧扣材料,一般的书写原则是理论加材料分析,两者缺一不可,切忌脱离材料写答案,联系材料,一般是抄写出关键语句和材料主体即可,不能本末倒置,把材料联系过多,造成答案冗长、浪费时间,导致文综不能按时答完。因此,组织答案要简洁明了,切中题意。

(2)看分值写答案。答案既不是写得越多越好,也不是写得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分值,写出答案的多少,一般是三分为一个要点,例如十四分的题目,答案最好从不同角度写五点,做到全面而具体,还不能重复,尽可能避免遗漏知识点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这要求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回答问题。

(3)书写答案要规范。答案书写既要字迹清楚,还要做到要点化,每一要点都要标清题序号,隔行写,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答案组织必须要用书面语,不能用口头化的语言。

总之,在政治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做改革创新的领军者,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方法,用新课改的理念研究高考,努力传授学生学习记忆知识的方法、答题的技巧,激励学生学会学习,积极探讨和总结不同类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将答题技巧的指导和培养贯穿于高考复习和应试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