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魏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魏侨

魏侨

◆魏侨四川省绵阳市外国语学校62100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才能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呢?下面是我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发挥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把自己当是一名像他们一样的学生的心态来参与到学习中。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觉得课堂教学中没有严厉的老师,只有一起探讨、学习的伙伴。让所有的问题不都是老师“倒”出来的,而是经过学生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我们教师这时是一名欣赏者,适当的时侯给以赞同肯定。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参与者,从而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让其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并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知识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必须让学生自主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以适当的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又如何去找相应的方法解决,但又不能在教师的思路圈子里走。如不这样,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自主发展,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结合新旧知识的联结,打通疑难处。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及时指出学生在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鼓励,让学生认为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千万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是错误的。使学生感觉学数学并不是离不开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自己也可以探寻数学的奥妙,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当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主动和老师来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老师、伙伴一起切磋、探究,即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和谐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不仅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激发个别困难生的激情,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上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有享受获得新知识的快感。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三、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的多。如上“矩形”时,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学生能发现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得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结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上“三角形内角和”时,组织学生撕下三角形的三个角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由这些图形得出内角和。在教学中很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认识数学,它只用几个数字、几个字母、几个符号和几根线条就能组合成许多奥妙的问题,诱发人们去解决它。同样,它能解决我们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给我们带来方便。它不再是那么神秘,那么困难,以至于让学生爱上数学。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