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浅析

张远方

92302部队辽宁兴城1251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进速度。随着建筑行业的增加,在施工造价控制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使建筑行业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抓住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建筑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资金。基于此,本文将对工程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工程施工;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

1前言

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发挥优势,获得较高的利润,就要对工程项目投资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中对重要内容,其中预结算发挥着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建筑工程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预结算审核工作中,为了避免存在误差,就要按照审核原则进行,采取相应的审核措施,以防止大量的资金浪费。随着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提高质量,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好工程投资,工程资金的周转也更为顺畅。随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工程预结算审核力度的加大,建筑工程质量也有所提高,建筑企业就由此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

2现阶段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风险

2.1缺乏明确的资金管理意识

就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工程的整个进度过程中来分析,在实际项目施工开展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工作往往是与项目经济相脱离开来的,即基层技术管理者大多对财务支配和决策是没有权利的,而项目经济管理者往往有难以深入到具体的一线施工当中进行各点各项的细节管理工作。换而言之,一方面来讲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造价控制与管理是相关财务人员的事,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自己只是需要关注现场的一些实际的技术及质量安全情况等,无需对工程中的任何价格有关问题进行考虑;而另一方面相关的工程造价与财务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中进行各项各点的价格控制与分析又是不现实的,他们仅仅能够做到是对未完工程造价的预测或者完成工程后对实际造价形成后进行结算。这两方面问题都是与实际脱节的,即管理人员包括财务人员都缺乏在应对施工期间所具备的资金管理意识,再加上我国没有形成真正具体有效的明确管理条文且缺乏对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的有效奖惩措施,仅仅依靠经验和企业自身文化底蕴来对管理和工作人员进行约束,这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高了成本的同时也没有使项目得到该有的质量强化或进度加快,抑制建筑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落实。

2.2施工组织方案缺乏经济性考虑

一般而言,从施工的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与编排角度来看,在读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乎成本和造价把控管理的内容几乎是很少的,而针对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或容易导致成本增高的细节问题如冬季施工养护、施工围挡搭设范围、雨季材料物资保管等问题没有进行具体的阐述。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和基础是该项目公司或相关设计单位之前建设过或参与过的项目得来的经验而进行制定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具体情况考虑的,也缺乏考虑项目经济效益与降低成本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如果施工单位的人员配置,施工规划等问题没有解决,将不可避免地对整个施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导致造价增加。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基于整个施工工程设计预测顺利的情况,缺乏风险因素,造成各种突发事件,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等问题,在预期的合理范围内难以增加控制。目前来说大多数施工企业所采用的施工组织设计仅仅是按照业主需求对某些特定部位进行相应修改后就直接使用的,没有相关技术和经济操作人员对方案进行专门的论证分析,对施工中容易出现或针对项目中某项具体操作而制定的经济指标和技术措施没有进行考虑,项目选取的组织方法并不是性价比最优的,也就容易造成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难以把握,不利于降低造价。

2.3盲目追求施工进度

对于另一项不利于施工期间成本把控的重要问题就是施工方过分追求施工进度,我们可以理解在科学合理的施工速度和施工技术下进行适当的赶工和增加劳动力或劳动成本是有利于建筑企业效益的。但不能认为赶进度就是降低造价,尤其以不计后果或盲目追求进度为严重,这种盲目态度使许多相关的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直接受到影响,如人事管理、项目监测、造价控制、施工进度等过快导致来不及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一些出现的问题没有预测和及时解决,一方面将增加对建筑材料,劳动效率和建筑材料的需求,由于价格上涨造成人为造价增加,导致项目总造价的增加,再加上没有形成有关项目资金管理的具体规则,追求进度的过程中忽视了人员,材料和机器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过快的施工进度可能会导致施工项目质量出现一定的问题,在出现问题后很可能需要返工或重新浇筑,反而不利于成本的控制。

2.4现场物资材料等管理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各项材料费用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中约占到总成本的60%甚至更高,建筑材料及物资的有效利用率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在项目开展前或进程中如果没有对项目所需材料缺乏科学的预测成本,过多或过少的对建设材料进行采购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成本的增加,另外人力的配备以及设备不足和闲置也会影响该建设项目的施工,造成隐性成本的增加。再加上现场如果出现较多材料的保存工作准备不足,仅仅随意堆放,很容易导致意外损失建筑材料,另外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期间很可能会由于维护缺乏规划,出现保养不及时、设备损坏等问题。

3解决工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的对策

3.1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以及设备价格进行严格控制

建筑工程中,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在建筑设计和材料的采购上,因此,一定要设置相关工作人员对材料的采购进行严格的控制,从选择到供应商的审查,秉承着谨慎的态度进行严格控制。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购置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设计中的要求,与此同时,采购人员和管控人员要及时配合,对材料供应商家进行严格的对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家进行供货,达到施工要求。只有对材料的选购环节进行高度重视,才能够从根源上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量。

3.2对施工方案进行控制

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进行施工方案的审查也是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可以将不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时指出,避免根据错误的施工方案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减小失败的几率。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施工方案规划,可以有效的预防因为施工变动对造价造成的过大影,对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及时的进行施工方案的分析研究,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且实际预算和工程的造价要相吻合。

3.3竣工时结算工作

在工程施工结束后,按照规定要进行施工结算和审核,要对投资商和工程本身做最后的总结,在最后的阶段中,要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对施工结算进行最后控制。同时,各个造价控制阶段要进行紧密合作,将各部门的协调性保持好。

3.4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取最优施工方案

规范且有指导意义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当包括技术性分析和经济性分析两方面,在后期相关施工操作不仅能够从施工组织设计文书中找到相关参考和依据,相关的经济价值和成本分析也应当包含在其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凭空臆断或主观进行评判的过程,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作出两套或以上的方案进行最优化比选,只有重视施工组织设计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除此之外,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于新技术、新科学的投入和运用也将给施工过程带来一定的经济性收益,应当充分借鉴并参考其他优秀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于各分项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并作出价格测算,最终选择对于施工全过程经济与技术都合适的方法,来降低施工成本。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共涉及了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形式。加强资金管理至关重要,因为资金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竞争实力,因此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才能防范财务风险,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今.我国林业重点工程投融资及资金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2]黄川川.清末民初辽河流域水利工程资金筹措及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6.

[3]张磊.南瓦窑110kV输变电工程资金管理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4]李涛,胡浩,傅渝洁.基于COSO框架的电网工程资金管理及关键控制点研究[J].商业会计,2012,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