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2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兰启杨(四川省威远中学校四川威远642450)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与分析,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效果低下。在语文新课标下,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09)2-0132-01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过分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与分析,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确实得引起有关部门和老师们的深思。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给了学生多少自由?就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并逐步形成了墨守成规的学习态度,不敢也不愿参与。在这方面,笔者试着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让学生主动提问

在传统的语文课上,总是老师在问,不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机,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贵有疑,思起于疑,没有疑问何以谈思考呢?没有思考又何以谈主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呢?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

老师不要怕学生提问,应该培养学生这种问题意识,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提问。教师可以经常这样引导“你有什么新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敢于提问和乐于提问了。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并善于引导和发展其有新意的部分或合理的成分,让学生有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例如在教学课文《祝福》时,教师引导学生对题目质疑:“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思考,从而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课文大意。其次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质疑,利用学生解疑的过程来理解课文,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疑问归纳分类提供给全班学生,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与老师、同学切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延伸。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欣赏他人。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最常见的方法。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一些问题留给小组让学生讨论,他们就往往会在思维的碰撞中出现灵感的火花;同时使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也能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学会合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求,我采用了开放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以及教法与学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自我预习、自我质疑、自我反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总括起来讲,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语文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让学生动起来

每节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对国内外时政热点发表看法;还可以对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进行评论。特别对部分胆小、羞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评价,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过渡,为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好基础。在班级开展知识竞答,朗诵演讲,戏剧表演,说话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举办的演讲、朗诵、写作等比赛;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电台投稿。学生在活动中感觉到了自己的成功,往往会萌发强烈的语文学习激情。

我们学校拥有丰富的藏书,让学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名著。另外还让学生正确使用自己过节所得的压岁钱每人买一本名著,这样阅读完自己的以后,相互交换,就能每人阅读更多的名著,并完成读书笔记,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与学生进行沟通

设计一个“日记本”,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及优美的篇章。学生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倾诉,也可以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师生了解和互动的平台。从总的情况来看,学生大部分都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谈的内容当然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可以说无所不有。现在我从学生的日记中摘入几段,以供大家品味。

“因为您的缘故,我特别想上语文,并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门功课。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教诲分不开,您曾经教导我们要勤奋,不能让时间白白的溜掉,老师,请放心,我一定会记住您讲的话,记住您所用的事实来提醒、告诫我们。”“老师,谢谢您给我打的批语,每当看到它时,我浑身充满了活力与动力,看到每一个字眼,便马上会想起您那和蔼、慈善的面庞。”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拓宽学生的“自由”空间,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动起来,一定会实现梦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