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儿童心理治疗儿童龋病

/ 1

掌握儿童心理治疗儿童龋病

于素娟

掌握儿童心理治疗儿童龋病

于素娟(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职工医院150631)

【中图分类号】R78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9-0050-02

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其心理状态也有其特殊性。口腔医生应对儿童心理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在临床中能较顺利地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治工作。

1临床资料

1.1患儿心理分析

笔者于2002年~2007年共收治1~8岁患口腔疾病患儿678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其中200名患牙病患儿列为

一组。从临床心理观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1.1恐惧型这类患儿一股年龄在2岁以下,很难经过诱导变为合作者,治疗时十分恐惧,经常哭闹、反抗,多需采用强制性措施方可治疗。

1.1.2安静型此类患儿一般年龄在4~6岁,这类儿童是牙科治疗中常见的重点要进行心理行为诱导的对象,此期儿童正处于形成最初个性阶段,由于一些家长忽略了该期儿童的心理特征,对其持溺爱、迁就或过分“讨好”的态度,使其易形成依赖、软弱、违拗、固执的性格特征,他们对治疗有畏惧心理,常把治牙和疼痛联系起来,易受部分患儿不良的影响,产生联想,拒绝治疗,这部分患儿经诱导启发后一般能够与医生合作治疗。

1.1.3拒绝型一少部分是拒治儿童,这些儿童一般在就诊前均接受过不良刺激(如用打针、吃药恐吓儿童),在接受治疗时这些不良刺激起着“扳机”的作用,使之重新呈现。而产生拒绝行为。在对18名拒绝治疗的儿童家长情绪行为中观察,有大部分家长在患儿治疗时存在焦虑紧张心理,如反复询问治疗是否疼痛等,家长的情绪障碍对儿童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三种形式的界限在部分患儿中不易划分,也可相互转化。例如:一些患儿开始安静,但治疗中刚要开始操作,机器起动时忽然哭闹,拒绝治疗。经过耐心教育、说服,可转为安静型,而又服从治疗。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安静型居多,其次是恐惧型,拒绝型较少。

1.2乳牙的治疗特点

1.2.1治疗乳牙病.首先要熟悉乳牙病的特点乳牙患龋率高,约占40~70%,因乳牙钙化程度低,硬组织薄,龋坏发展较快,范围较广泛,极易引起牙髓病及尖周病。乳牙髓腔大,根尖孔也大,牙髓组织疏松,血运丰富,对疾病有较大的防御能力,如有严重的感染,也易扩散。儿童时期牙槽骨骨质较成人稀疏,骨髓腔大,如有感染则发展迅速,肿胀明显,并常伴有全身症状,又因修复力强即使有较大的病区。经过治疗后也很快恢复。

1.2.2乳牙的治疗特点乳牙因体积较小,牙釉质、牙本质均较薄,制洞时不易切割过多,以免穿髓,乳牙、年轻恒

牙髓龋坏已穿髓或已有牙髓炎时,应采用干髓术或切髓术治疗,如用干髓术,应注意牙根吸收情况,严格掌握失活药物和剂量时间,以免引起化学性尖周炎及烧毁恒牙胚。由于乳牙根管弯曲,且儿童不易合作,不宜做根管治疗,可采用变异干髓术。急性尖周炎时,应开放髓腔或切开引流,加用全身抗炎药物,待急性炎症控制后再进行变异干髓术。接近脱落期的乳牙可不用银汞合金而用磷酸锌水门汀充填。

2讨论

2.1儿童来诊,可能会有恐惧,儿童牙科诊室应向家庭化、儿童化、幼儿园化发展。以增加儿童新奇感,消除形成对医生产生恐惧的条件反射。

2.2接待儿童患者,医务人员应态度和蔼可亲。热情而耐心,切忌急躁。对初次就诊的儿童最好呼其名字,这样可使患儿感到亲切,从而消除顾虑,要用适合儿童年龄的词汇来进行交谈,询问病史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并带有趣味性,使儿童不会产生恐惧感而愿意接受治疗,言语多带有鼓励性,还可用儿童所熟悉的英雄模范来启发教育。当其接受治疗有进步表现时应及时称赞表扬。

2.3儿童看到治疗时的疼痛表情、器械或流血,这样会影响儿童情绪。要说服家长不要进入诊疗室,避免患儿对家长有依赖性而不合作治疗。

2.4进行诊治时,要求动作迅速、机敏、准确、轻巧,避免产生附加刺激而引起疼痛,儿童初次就诊时,除非病情急需,否则处置应由简到繁。先治死髓牙,后治活髓牙,一次治牙数目不要多,时间不宜长,使患儿能够坚持耐受。

2.5患儿坐上诊疗椅,可先让其熟悉一下诊室的装置和环境,以缓和害怕心理,转为好奇与合作,例如升降坐椅、气枪使用,涡轮机喷水等,逗引患儿发生兴趣,愿意接受治疗,治疗的每一步要简单明了地告诉患儿,可能会有点不舒服,如有感觉可举手表示,利于取得患儿的信任。

2.6对极不合作的个别儿童,在争得其家长同意下可使用开口器。以强制就范,但不可威胁,开口器的头可套置胶管以保护牙齿、粘膜不受损伤,动作要轻快、准确,放置后以手固定,治疗完成后,应向其家长交待注意事项及根据需要预约复诊时间,使其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