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一仿”教写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三积一仿”教写作

于永才

于永才山东省平度实验中学26670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愿意上作文课,老师一去上课也觉得头疼,面对学生们交上来的东拼西凑,跑题偏题作文,我们也只能摇头叹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作文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要怎样使学生能准确的,用通顺完整的句子把他们要写的事情表达出来,怎样让他们能将自己的所想、所悟、所感抒发出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第一,让学生从写日记入手,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写作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写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平常训练的作文题目大多数并不是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是为训练才出这样的题目,所以学生在写作时总也想不出要写什么,不免愁眉苦脸,抓耳挠腮,但是这种训练又是必不可少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让学生写他们想写的内容,日记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慢慢形成写日记的习惯后,学生就会由被动作文变为主动作文,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积累了更多的写作素材,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二,读名家名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情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写作时搜肠刮肚也无话语来表达。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名家名篇,语言规范,让学生多读名家名篇,精彩的语言段落让学生积累、背诵。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建立自己的心理词典,聚沙成塔。积累中要善于学习课文的语言材料,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小知识等,以便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习的兴趣,可让学生随便读读,积累一下。这些语言知识的积累,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写作的材料,写议论文的依据。

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除名家名篇外,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写作的材料,真所谓“就地取材”。

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致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来,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段落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理解了的语言在记忆仓库中处于激活状态,才能文思如泉涌。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致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来,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段落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理解语言在记忆仓库中处于激活状态,才能文思如泉涌。

第三,注重学生的情感积累。

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也无法感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富的材料、语言的积累外,还必须有情感地积累。唐代诗人元稹说:“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磋,古今成败,日月迁逝,光景惨舒,山川盛世,风云景色,当花对酒,乐罢衰余,悲欢合散,之预疾痒穷身,悼怀惜逝,凡所对遇异于常者,则欲赋诗。”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揭示了写作的心理体验:即在生活中每有情感“异于常者”,便抓住不放,便想写诗。他在多种生活景象中,无不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作时便能根据需要自然流淌,这样的文字是浸透了感情的文字,也是有生命的文字。

平时观察的事物富于浓烈的情感,写作时就能情真意切,字字动心。只要作者情感的积累丰富,写作时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深情真爱,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字来。事实告诉我们,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词,虽不着一“情”字,然词情彩毕出,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词,虽未言一“愁”字,然谁不知词人满腹的“愁”味呢?他们能取得如此艺术效果,其中之一就是情感的魅力所致。

第四,利用优秀习作,让学生进行仿写,降低写作门槛,树立起写作的信心。

模仿写作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初中生,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先仿写作文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当然仿写作文并不是机械性的模仿,我会告诉他们要灵活,不要生搬硬套,例如遇到文章中的对人物的一些描写,不能把人家写的那些直接抄上。而是要根据自己所要写的对象的特征来写。看了一位同学写爸爸作文,他是模仿一篇写妈妈的作文来写的,他照搬了人家文章里的写妈妈的外貌描写“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看完后实在让人啼笑皆非,我找到他让他想一想爸爸的样子,再写几句话,他就写下了:“爸爸的眼睛很小,但是聚光,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上还驾着一副眼镜,坚毅的嘴巴,浓浓的眉毛,皮肤偏黑……”我告诉他这才是真正的仿写,他也会心地点头微笑。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教会他们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提高他们的写作素质和写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