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1

浅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法

王群

王群湖北省咸丰县活龙坪乡民族初级中学445600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制取气体的实验课题。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锻炼成长。这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对于整过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这课学好后学生就能明白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制取装置选择,收集装置选择的原理。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技能方法。在初中阶段制取气体的两种制取装置,两种收集装置,多功能瓶的使用都能在这课进行练习。为后面学习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打下基础。纵观多年来的试题,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种装置,几种收集方法,以及多功能瓶的使用无不贯穿在每次试题中。因此,这节课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对气体的一系列问题是否真正理解的关键。

在这节课的设计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紧扣教材,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有的放矢。二是问题设计科学,正确清晰,不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三是问题情境设置循序渐进,简单明了。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了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制取装置选择,收集装置选择,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问题我在前面已用一节课专门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直接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原理:

1.H2O22H2O+O2↑

2.2KMnO4K2MnO4+MnO2+O2↑

3.2KClO32KCl+3O2↑

二、让学生观察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的颜色、状态。并让学生清楚上述三个反应中的反应条件。

三、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从以下仪器中选择制取装置,组装装置。

酒精灯,试管,锥形瓶,平底烧饼,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导气管。

四、归纳两种类型的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举一反三,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氨气各选择上述哪种装置?老师板书出制取上述气体的原理,各反应物状态。

五、回顾氧气的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介绍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方法。

1.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如图)。

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注意事项:

集气瓶中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应当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在气泡连续均匀放出之前,导气管管口不应伸入到集气瓶口。

如果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气体收集满。

如果需要较干燥的气体,请不要使用排水法。

气体收集完毕后,要在水下把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上,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收集完毕后,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口应该朝上;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口应该朝下。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暂存气体时,只需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盖上毛玻璃片就可以了。

3.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如图)。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学生根据氧气的性质选择适合收集氧气的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同时举一反三,老师告诉学生氢气,二氧化碳,氨气的性质,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4.利用多功能瓶,让学生分析制取氧气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气体进入方向。

六、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这个环节的内容较多,应引导学生有序进行探究。

1.仪器的连接和气密性检查。

2.按照装置图组装仪器,这里面包括,组装顺序,组装时的注意事项。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

4.收集满后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为什么?

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

最后,有针对性地总结出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有关问题,进一步理清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以及制取装置选择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主要依据。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