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模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模式的探讨

邵金清

邵金清(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黄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45)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模式的效果。方法在社区对高血压病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半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显著,整体血压水平收缩压下降了4.62mmHg。舒张压下降幅度为2.11mmHg,基线血压异常者收缩压下降了10.30mmHg,舒张压下降幅度为4.77mmHg。高血压判定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66.15%上升到74.62%,显著高于干预前。血压控制率从59.62%上升到79.49%。对高血压患者绝对危险评估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危险程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模式对有效降低血压、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是一种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管理综合防治模式干预措施

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的老龄化、饮食结构变化和食盐摄入量的增加,高血压病(DM)患者目前呈“三高”和“三低”的状态。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社区全科医生为骨干的高血压病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尝试之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以黄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五月服务站所辖居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街道户口登记簿进行社区居民的登记,初步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社区共有居住人口2331人,其中高血压病患者420例,占社区人口的18%。高血压病患者的年龄在35~85岁;其中男220例,女200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个体在没有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进行至少3次不同日的血压测量,如有2次或以上血压值在以下范围: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认为该个体是高血压病患者。

1.2研究分组将社区居民根据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分层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均为高血压病患者210例,非高血压病患者955例。两组被调查人群的性别、年龄、血压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干预组采取高血压的防治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

1.3干预措施

1.3.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有效手段。(1)宣传:社区全科医生可以开展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在社区办专栏、广播、画廊、播放录像、板报等形式定期张贴和更换健康教育材料。(2)访视:社区全科医师每月到高血压病患者家庭及居委会进行访视,测量患者的血压,给予面对面的咨询指导,教会患者控制盐、糖等的摄入,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建议患者遵循低脂、低盐、低热量的饮食原则,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值等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运动量。

1.3.2自我管理社区全科医生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作运动、饮食自我记录,每天记录1次,干预者批改后指导患者,要求患者平时相互间以口头和书面(自我记录)形式进行互学、互帮、讨论、交流,以共同走出误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3.3服药干预根据患者的血压和全身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要求患者说出自己所服药物的名称、剂量、方法及不良反应,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调整药物并督促正确用药。患者健康档案中记载用药情况,以便系统观察疗效。

1.4观察指标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

2结果

2.1高血压病患者的比较干预组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

2.2两组的高血压防治效果比较干预组没有一例高血压病患者发生,且原高血压病患者中有20例血压正常;对照组发生5例高血压病患者,原高血压病患者中3例血压正常。

3讨论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全科医学是发展中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是卫生改革的需要。高血压的发病大多与超重、肥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能够发挥基层医疗优势,通过宣传、教育、指导等方式,达到社区全科医生与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人群的互动,从而达到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本研究显示,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模式的研究,有效降低了血压,提高了社区高血压的控制率,对高血压采取社区全科医生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壮志,李毅.中国21世纪全科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医学与社会,2006,1(19):42.

[2]周北凡.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0.

[3]任树生.更新高血压防治观念强化综合防治意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