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优化幼儿美术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情境体验——优化幼儿美术活动

◆张丽令

◆张丽令山东省平度市实验幼儿园266700

《纲要》指出,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所知,更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其中,美术活动应成为幼儿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而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做适时、适当的指导。

因此,我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有目的地创设了具有各种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节或教学情境,引起了幼儿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使幼儿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幼儿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境体验恰恰把概念具体化,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统一,促进了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展。

一、设境激趣,快乐体验

创设富有情趣的游戏情境,能使幼儿身临其境,体验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角色,以快乐的心情融入活动,从而调动求知的主动性。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所学的内容融入到一个为幼儿创设的特定而有效的情境中,使他们在无意中学得快、记得牢,从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如在水彩笔画“大狮子烫发”的开始部分,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美发师小猴接到大狮子的电话邀请,帮大狮子烫发去参加选美大赛。此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大狮子的关注,纷纷表示要和小猴美发师一起帮助大狮子烫发。利用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二、以境激学,感知体验

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三种指导幼儿自主学习的教育策略:

1、语言提示——就是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引领幼儿持续活动。如在撕贴画《苹果丰收了》中,引导幼儿练习撕纸时,我让幼儿用大拇指和食指变出小鸡嘴巴,并说着儿歌:“两只小鸡头碰头,你一口,我一口,啊呜啊呜咬下来。”生动有趣的儿歌帮助幼儿理解了撕纸的要领,并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撕纸活动。

2、直观演示——就是运用电教设备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如中班泥工活动《萝卜的一家》,活动过程中我运用课件来展示萝卜娃娃一家的情景、各种不同的萝卜及制作萝卜的图示步骤等,引导幼儿在观察不同萝卜的基础上,学习看图示有步骤地制作大小粗细不同的萝卜,在富有变化的操作中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动力。

3、设疑启智——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将幼儿置于问题情境中,幼儿有了疑问就会去发现、去探讨、去创造。这样可激活幼儿学习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促使幼儿不断去思索,不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使幼儿真正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如皮球拓印《可爱的小乌龟》活动中,开始部分我创设了皮球印脚印的情境:看,谁来了?你们喜欢玩皮球吗?今天皮球宝宝要和我们一起玩一个新游戏——印脚印。引导幼儿学习皮球拓印的方法时,提出问题:怎样印皮球脚印呢?你想到了什么办法?在幼儿进行尝试之后,又提出疑问:他是怎么印的?怎样印脚印会大?幼儿继续操作演示,根据幼儿的尝试情况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初步了解了拓印的方法。正所谓“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思维的启动,无不被问题所诱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

三、凭境激创,成功体验

要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创造、尽情展示,在这个环节中既有幼儿创造的过程,又有幼儿成功体验的过程。熟悉的、生活化的情境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作动机,产生通过操作活动来表现生活经验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善于观察、体验生活、丰富感知。如在中班泥工《萝卜的一家》活动过程中,当幼儿进行分组制作不同的萝卜时,身为教师就要适时观察,及时指导。当我发现有的幼儿已经做完一个萝卜,正在无所事事关注别人时,教师的启发点拨就体现出了活动中的教育机智:“你做的是谁?他长得什么样?你能再做一个不一样的萝卜吗?”在我的引导下,孩子兴致勃勃地继续制作不同的萝卜,既保持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坚持性,又给予了幼儿更进一步的探索目标。

四、借境评价,升华体验

如我在对手指点画“美丽的蝴蝶”进行评价活动时,以蝴蝶参加模特大赛的方法,比比谁设计的蝴蝶衣服最干净、最漂亮,哪只蝴蝶的大翅膀设计得完全一样。三个评价问题针对活动目标而提出,由浅入深地引领幼儿从画面、颜色搭配、技能等方面评价作品,有的幼儿说:“我设计的蝴蝶衣服最漂亮,因为它是五颜六色的。”这个孩子的作品看上去画面不是很干净,图案也不是很有规律,但的确运用了多种色彩点画设计衣服,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肯定与激励性评价。

总之,幼儿美术创作活动必须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必须反映幼儿的心理特征。教学实践证明,情境体验能使情、景、物在美术活动之中融为一体,让幼儿达到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给幼儿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美术教育情境中领悟世界的美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进一步优化幼儿的美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