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大学英语口语课堂设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小议大学英语口语课堂设置

张瑶

张瑶中国刑警学院110035

摘要:培养良好的英语口语技能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课前策划、课堂教学和课后补充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设置大学英语口语课堂。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课堂设置

口语训练,是大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学生的口语水平是其语言交际能力的直接体现。要想达到很好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预先进行仔细的课前策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多种教学手段,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并辅以课后作业,组织课外活动,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课前策划

教师如不在课前做周密的策划,就很难全盘自如地控制课堂,而备课是课前策划的主要内容,教师需设想到每一个练习或活动环节需要花多长时间。教师应尽量搜集丰富多彩的补充性的知识和内容,用在简短的点评中让学生受益,使学生能明显感觉到口语课堂的知识性和乐趣,以及老师付出的心血,从侧面端正其学习态度。教师还要在短时间内把握学生的英语水平,了解学生的性格,这样可以在师生互动的各个环节中有的放矢,活跃课堂气氛。

二、课堂教学

1.鼓励学生朗读。提高口语的重要一个环节是大声朗读。朗读要求字正腔圆。朗读应有意识地以磁带里的语音、语调方式去朗读。这样坚持下去,便可形成比较固定的、带有“洋味”而又属于学生自己的英语口音。在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认真听一听,这样就会找出差距,发现弱点。朗读的材料很多,各种比较浅易的口语经典篇章,包括各种口语教材、听力教材、精读课本,甚至一些泛读课本都可以用作朗读素材。有磁带的先模仿,后朗读;没有磁带的也可以有意识地按英美音调朗读,或在老师指导下朗读。只要能坚持模仿磁带或其他声像材料,不断地进行有效朗读,很多语汇和表达方法便自然而然上口了,语音、语调也随之好起来。

2.坚持全英授课。坚持用英语讲课,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熏陶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尽量使用得体的英语讲课,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使课堂充满浓厚的英语气氛。坚持运用英语讲课,就能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课堂氛围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英语思维,并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同时,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把教学内容放在语言环境中表演及讲解,采用适当的手势、动作和表情,既可以避免用汉语解释英语,给学生建立一个定向新异刺激的整体概念,从语音、语义、语法、语气、体态等方面有机地引导学生,让其感受语感,又可以创设出一种有利于培养语感的语言氛围。

3.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自愿发言,参与课堂口语教学。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耐心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英语思路,即使学生的口语表达中会有语法等小错误,教师也应顾及学生的表达信心和愿望,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但是对一些共性的典型的错误,教师应等学生发言完毕后,再统一给予纠正,使学生能及时地认识错误并自我完善。

4.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应巧妙设计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可采用口述、讲故事、对话、猜谜、演唱、分角色扮演、看图说话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调节课堂程序,设计教学环节。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教科书中的课文内容,利用实物、图画、幻灯、声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模拟和真实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语言实践和英语交际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之中。

三、课后补充

1.课外作业。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来补充和延续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背诵作业,如背诵课文中的经典段落,或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教师还可以布置口语话题作业,让学生提前搜集材料,组织语言,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口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2.课外活动。英语教学法明确指出,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是学生掌握英语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英语课外朗读小组,学生自愿参加,制定朗读计划;还可以针对学生喜欢欧美流行歌曲的特点来成立英语歌唱小组,这样可以训练语语音,有助于记忆单词,而且可以活跃学习英语气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英语竞赛,如演讲竞赛、歌曲竞赛、朗读竞赛等。

总之,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完善教学组织能力和实施能力,从而逐步建立起英语教学一套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参考文献

[1]程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使用方法解析[J].出国与就业,2011(22)。

[2]戴续影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之因素浅析[J].考试周刊,2011(70)。

[3]李海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浅谈[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