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杜成政

杜成政(广安市广安区化龙乡外经贸希望小学校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也越来越注重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将二者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观察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意识也会增强。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努力的将数学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4-134-02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其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故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难学。现在的新教材克服了这一弊端。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题材丰富多采,呈现形式多样,并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这一切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喜新的心理特点。根据新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中竭力让数学贴近儿童的生活,注重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素材来源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一开始就从学生身边选择素材并制成录像片段作为课堂引入,这三段录像分别是学生称体重、农民卖菜和在水果摊买水果。使学生通过对熟悉的生活场景的回顾,感受到质量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消除对这一知识的距离感。此外,整堂课从教具到学具都取之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品,当学生看到自己喜欢吃的某一样食品或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必须品,出现在课堂上的时侯,那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会使他们的情绪空前高涨,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在练习的环节中,我有意识的布置了一个课后实践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跟爸爸妈妈到菜场或超市去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来,从而将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再一次感悟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不形成和巩固重量概念。

二、缺乏“生活”是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漏洞

以往,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一味的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的抽象思维比较的差,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一知半解,并不能真正的学好数学知识。这也是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非常低下的原因,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压力会比较的大,甚至会产生一种厌学的心理。

而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面对的都是些和自己生活有关的内容,学习的时候自然会比较的具体,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

三、寻找“生活”,走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要求,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将其生活化,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和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是真正的存在自己生活中的,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和实际的生活练习非常的密切。而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也不应该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努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活化教材,走进“生活”之路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想要保证生活化的实现,便必须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必须真正的了解教材,并且在运用教材的时候还必须将其活化,将那些和学生的生活有关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发现数学教材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学生也会认识到在实践中数学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但会更加的容易,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还能够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学生也能够真正的理解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还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捕捉资源,引出“生活”灵感

老师不能够仅仅利用课本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还必须将生活中的素材和资源利用进去。学生年龄比较小,生活化的素材和资源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老师在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特征来选择最为合适的资源,这样才能够保证数学教学效果的良好。

(三)创设情景,活用“生活”的实践

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数学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会更加愿意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并且生活化的情境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会感到过于的枯燥。并且生活情境的创设还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数学,在学习的时候热情也会更加的高涨。

四、实施“生活”,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

(一)用生活的手段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很多小学生学习是否努力是和其对这个科目的兴趣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而将学生中的实例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是一种不错的兴趣激发方式。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运用进去,这样学生会感觉数学是比较亲近的,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进行生活画面的联想,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

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生活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处于自己熟悉的氛围中,在生活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还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的认真仔细。

(三)在进行家庭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和学生的生活贴近

以往,老师在进行家庭作业设计的时候,内容比较单一,形式比较封闭,和学生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学生也往往认为家庭作业是一种负担。甚至因为家庭作业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改变作业的形式,将其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便能够完成作业,学习兴趣也会有明显提升。

(四)进行教学手段的更新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以往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小学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图像都是需要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的,以往在教学的时候,一些公式和概念,老师都是用语言给学生解释,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的困难,而将多媒体等手段运用进去,在进行概念或者公式讲解的时候会更加的具象直观,学生理解也会比较容易,所以,老师想要保证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便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

五、结语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将其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且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符合数学发展需要的,不但能够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