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钱红强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医医院213138

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冶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口服缬沙坦胶囊治疗(40mg/粒,2粒/d)。观察患者临床冶疗效果。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服用缬沙坦胶囊治疗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显效64例(64%),有效32例(32%),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讨论与体会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

关键词:缬沙坦胶囊高血压疗效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已成为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同样威胁居民健康的杀手,目前,对高血压的冶疗普遍采用药物降压治疗,缬沙坦胶囊作为高血压临床治疗常用药物,具备适应范围广、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口服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尤其适应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不耐受的患者临床治疗,本人在工作期间收集50例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85岁,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5例。样本内所有患者经诊断均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症(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并在本院接受治疗,在未服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治疗前每天由护士测量患者血压1次,连续测量3d,取平均值为治疗前血压值,治疗期间均给予口服缬沙坦胶囊治疗,剂量(40mg/粒,2粒/d),嘱患者早餐时口服,治疗期间每周测量血压3次,连续服药12周为一疗程,由医师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一疗程后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身体机能情况。

1.3疗效判定

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治疗效果判定分为:1显效:舒张压降低10mmHg(1mmHg=0.133kPa),身体状况有所恢复;2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下,身体状况恢复明显;3其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治疗效果

100例患者通过一疗程治疗,显效64例(64%),有效32例(32%),无效4例(4%),总有效率为(64+32)/100*100%=96%。

100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效果显著。

2.2不良反应

100例患者中普遍对缬沙坦胶囊耐受性良好,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疲劳感2例,咳嗽2例,胃肠反应4例,转氨酶轻度增高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所有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在患者服药1周左右全部消失,经检查患者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3讨论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居民发病率较高的常见慢性病之一,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研究认为主要原因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遗传原因为主要原因,高血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易诱发心脑血管、肾脏等器官疾病,病情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

目前临床治疗以降压为主,通过控制血压升高,改善患者血流循环,达到降压效果,缬沙坦胶囊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能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对血管扩张的作用,对心室及血管的重塑具有改善作用,可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提高血管阻力和循环血容量,提高动脉血压,达到降压效果。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半衰期较长与血浆蛋白结合度高,可24h内保持血液浓度平稳,且缬沙坦胶囊对胰岛素不会产生干扰,对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AT1受体没有激动剂的活性,较少出现液体潴留,维持肾及脑、心脏的血流量,不会对体内缓激汰水平产生影响,副作用极小,不良反应少。

缬沙坦胶囊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症,因此在临床广泛应用。血管紧张素Ⅰ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转化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与特异受体结合从而进行血压调节。此外,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剂[3]。缬沙坦不会对心血管调节相关的激素受体或离子通道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服药后心率不会产生过大变化。研究表明,缬沙坦既能降低心源性发病率与病死率,同时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糖尿病等病症的发生率、减少尿蛋白等,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首选用药。

由于老年高血压病症群体的特殊性,对治疗药物的要求更高,因此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不仅具备平稳降压疗效,更应降低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和率和死亡率,曾有临床病例表明,缬沙坦可保护心、肺等多种重要脏器器官,对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症,在保护靶器官的前提下有效治疗高血压。适应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服用。

高血压可诱发心梗、终末期肾病和多种血管疾病等病症,病情严重者可造成死亡,患者应及早就医,进行药物治疗控制血压,避免严重后果的产生。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为六大类,缬沙坦胶囊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实验及临床应用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血压治疗药物,联合钙离子拮抗剂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与医师沟通,指导医师在老年患者的用药选择上综合考虑患者群体的机体机能,以及药物的适应征及药物药理,合理选择适宜的药物及治疗方案,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身体器官的机能不断退化,且体内胶原纤维含量不断增多,而主动脉壁弹力纤维不断减小,从而导致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等原因造成舒张压偏低而收缩压偏高且血压的波动比较大,病程较长,老年人器官功能性衰退导致合并症和并发症也相对较多,所以在医师在临床诊断上应排除患者其他器官病变引发的高血压症状,在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对症选择,应避免产生误诊误治。

4体会

高血压病目前仍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而老年高血压由于病症复杂,患者身体机能较弱等原因,治疗难度更大。近几年来,高血压病症尤其是老年高血压病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排除遗传因素其主要原因是人们自身的不良及不规律饮食习惯,过量摄入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及就餐时间不规律,过量饮酒,睡眠休息不足,缺少运动等原因造成,高血压病症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病症。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要注意情绪管控,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容易在夏季出现症状,这与夏季天气候炎热以及患者的情绪密切相关,由于天气原因易导致急躁烦闷、焦虑不安,造成身体大量分泌肾上腺类激素,从而使血管急速收缩,血压急速升高,最终导致心梗等病症,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平时应注意情绪自我调节,合理安排生活作息。

目前药物治疗作为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有效方式,同时高血压患者同时应注意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控制盐的摄入,盐份摄入过多易使血压升高。注意补充水分,以避免由于血液浓缩而造成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可以辅助中医食疗等,适当多食用生姜、洋葱、葱、蒜、蘑菇、平菇、香菇、木耳等具有降脂降压效果的蔬菜。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足够睡眠,规律饮食,适度进行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疾病可防可控的信心,进行自我情绪管理与调节,定期测量血压,血压升高或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听从医嘱服药,积极配合治疗,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丽.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3-114

2.王蕴强.高血压前期的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5(7):43-46

3祝世法,顾亮,王雁,徐绍彦.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1,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