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精神永放光芒黄常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淠史杭精神永放光芒黄常军

黄常军

中共金寨县委党校黄常军安徽金寨237300

摘要:“淠史杭精神”是皖西人民1952年至1972年间在江淮大地淠史杭建设中战天斗地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一个纯粹的治水工程,却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演变成一个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工程,其事其神,让世人景行,值得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淠史杭;精神;创业;创新;团队;奉献;

众所周知,中国有个红旗渠。红旗渠是河南安阳林县人民用双手创造的一个举世闻名的伟大水利工程,同时它也给我们留下了鼓舞人心的宝贵的“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革命时期我们有“南泥湾精神”,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淠史杭精神”是1952年至1972年间皖西人民在淠史杭建设中战天斗地的智慧结晶,与这些精神一脉相承,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淠史杭精神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为了根治淮河水患,崇山峻岭间兴修水库;为了灌溉万亩良田,皖西大地上挖渠引流。工程上马后,困难接踵而至。据统计,一个灌溉1198万亩的特大型灌区,国家投资仅4.5亿元,亩均投资仅40多元。施工中,1个劳动日仅仅补助群众半斤口粮和1毛钱菜费,几乎是义务劳动。在这种窘境面前,世世代代受尽旱涝之苦的皖西人民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有钱要干,没有钱也要干,我们有的是劳力,多的是智慧”。于是,干粮,自家带;材料,自己筹;工具,自己备;水泥、炸药,自己制;技术,自己学。

为了支援工程建设,群众把房前屋后的石头和街道上的条石挖起来,送到工地上;把家里的门板、盖房子的木料,甚至给老人预备的棺材都献出来。据统计,仅在前期工程中,群众自筹石料14万立方米,木材2万多立方米,树木22万多棵,园竹65万公斤,毛竹12万多棵。据《淠史杭灌溉工程志》记载:截至1998年止,灌区累计投资11.79亿元,其中农民投工投料高达5.15亿元,占总投资的43.68%,近一半,而这些几乎是群众无偿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十九大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当年皖西人民正是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鼓舞下创造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

第二,依靠群众,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修建淠史杭最艰巨的任务是土石方。淠史杭开工不久,很多地方都遇到了“黄礓石”,群众编了一首顺口溜形容“黄礓土”的坚硬:“黄礓土,似铁块,刨不动,挖不开。”面对这只拦路虎,青年火箭队在刘美三的带领下,发明了“劈土法”——就是将要挖的一堆土三面挖空,形成一个落差,然后将一排木头楔子往下钉,钉到一定程度,几十方土就会往下崩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功效。原来,10个人一天挖不到一方土,采用“劈土法”后,一个人一天能挖10方土。群众又编顺口溜:“劈土法,真正强,省工省时省力量,只要几根大木桩,劈土就像倒山墙。”刘美三也被誉为:“劈土英雄”,淠史杭工程指挥部授予他“特等劳动模范”的称号。

平岗切岭工程是史河灌区的咽喉要塞。这个切岭工程要挖深26.5米,难就难在挖到5米以下时,因土层变化多端,用十字镐、铁锹再也挖不动了。这时一个叫冯克山的抗美援朝转业军人发明了“洞室爆破法”,使平岗切岭工程由原来需要三年时间到现在仅用了八个月就提前完成了。

炸石头、挖土方问题解决了,怎么运走呢?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一种先进的运土工具——“倒拉器”应运而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劈土法”、“洞室爆破法”、“倒拉器”被称为淠史杭的三大创新法宝。皖西人民依靠自己,开启智慧,大胆创造,勇于创新,工具改良不断,发明创造叠出,这正是全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得以顺利完工的发展动力和战略支撑。

第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淠史杭灌区工程有两颗“钉子”,淠河总干渠上的五里墩切岭工程和史河总干渠上的平岗切岭工程,不拔出这两颗“钉子”,灌溉无济于事。当时六安地委决定发动14万民工,突击10天,挖通淠河、史河总干渠。那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夺水之战啊,全区上下,全力以赴,不分昼夜,轮流作战。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第一线;工厂的工人挤出人手,奔赴工地;驻军部队扛着锹,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去;工程指挥部全体人员分赴各个工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工农兵学商,男女老幼,参加淠史杭大会战。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像大海沸腾了一般。

第四、牺牲自我,造福人民的奉献精神。

淠史杭工程,特别是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工程开工之日,就是皖西人民再次牺牲奉献之时。为了修建水库,移民10万多人,淹没良田10万多亩、经济林14万亩,同时淹没了金家寨、麻埠、流波?三大经济重镇。人民群众一切服从国家需要,服从建设需要,牺牲小我,换来江淮大地人民的旱涝保收、和谐安宁。

黄昌栋,负责整个淠史杭灌区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他被人们誉为“淠史杭的活地图”。他翻山越岭、踏沙涉水、风餐露宿,跑遍了灌区的山、河、岗、冲、洼每个角落,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以上。他忙得顾不了家人和孩子。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从饥饿中走过来的黄昌栋积劳成疾。1964年他到省立医院检查,结果已经是肠癌晚期了,生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1964年5月,他意识到自己病情的严重,对黄允林说:“爸爸的时间不多了,但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完。”于是在病床上,他对淠史杭工程修正规划提出了40多条建设性宝贵意见。弥留之际,他把平生唯一一套接待外宾的呢子中山装找了出来,颤颤巍巍地交给儿子说:“这是我唯一的家产,留给你作个纪念吧。”为了工程修建,由于他与总指挥赵子厚意见不统一,他甚至三次状告赵子厚。1964年5月31日黄昌栋生命永远定格在年轻的42岁。赵子厚为他题写挽联:在水利事业中勤学苦钻毕生如一日,为建设淠史杭辛劳奔波技术树楷模。

为了淠史杭工程,为了人民,群众移民搬迁,舍小家为大家;以黄昌栋为代表的干部们率先垂范,抛家离子、舍身忘死,甚至牺牲同志友谊,他们彰显着牺牲奉献的淠史杭精神。

如今,淠史杭工程,正在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灌区内水库水质达国标2级以上,合肥城市供水量的三分之二来源于灌区,灌区更是皖西中心城市六安的唯一水源地。为了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皖西实施多年的生态保护,水库周边禁止砍伐经济林,取缔网箱养鱼,有节制的进行旅游开发。牺牲了GDP的增长,奉献了老百姓口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