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素质教育彰显魅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素质教育彰显魅力

王利敏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中学王利敏

摘要:素质教育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要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从四方面着手改革: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解决;合作探究,培养学习能力;加强训练,强化学习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情感熏陶,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要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全面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必须切实改革并扎扎实实做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情感熏陶因材施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如今,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中学语文是基础的教育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但人是有差异的,从现实上讲,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人才能成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俱健的人。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心向往之的教学境界。导语要求新、求活,但不能故弄玄虚。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导语设计能创设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导语在课堂教学中,还能充分起到艺术性的作用。只要掌握导语在教学中的艺术性,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解决

自学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讲得精彩,那毕竟是老师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学习流程为“读书——思考——讨论——笔录”。而教师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或和学生一起读书感悟,或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予以个别点拨;学习完毕或抽查问询,或收取学生课本(或笔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在这里只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如下方面做好笔记:一是生字词注音释义。在读书过程中,对遇到的那些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及时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或自己根据上下文理解,然后记在书上相应的地方;二是用一定的符号确定文章的结构,筛选相关的信息;三是读书中闪现的灵感,快速地用笔锁定在有关的文字旁;四是读书中生发的疑惑以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思索,准确地笔录在课本的空白处;五是产生的联想、受到的启迪,也要简明扼要地予以记录;六是由文字萌发的想象,用手中的笔给予生动形象的再现;七是对作品在内容、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在书上评头论足,说优道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此也可以有所取舍。

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自主意识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并走向预定的目的地。所以,课堂教学应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情绪既活跃又轻松,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达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

3、合作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小组内展示自学成果,补充讨论,交流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同学是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互学,使学生能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探索新知识。通过互学,学生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孔子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发现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并积极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激发学生大胆求异,积极进行思维发散,敢于向书本和现成答案发难,敢于向同学、向老师、向权威挑战。多问“真是如此吗?”“只是如此吗?”并去积极探索。对学生即使不恰当的驳问、发难和新解,师生不能嘲讽,对其胆量意识和精神要给予充分肯定,热情鼓励。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该成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个

三、注重情感熏陶,重视性发展

对于语文课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个人感受的自然流露,展现了作者的个人见解和智慧,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这些作品增强了学生的热爱祖国情怀,也让学生树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面对这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言境,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加以理解感悟,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总之,对于我们中学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要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格,让他们身心健全,为成为有用之才做好准备;要给他们一种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切实改革并扎扎实实做好课堂教学,让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和心理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有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了解社会,体悟人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成为他们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熔红珍.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J],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6期

【2】肖静芬.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浅论[J].宁夏教育,1992年第3期

【3】吕型伟,阎立钦.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