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校本教研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4

创新性校本教研模式研究

张娜

张娜甘肃省庆阳市第一中学745000

摘要:校本教研是一种基于学校、以学校为本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本文通过介绍甘肃省庆阳一中以创新性校本教研模式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阐述了打破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校本(school-base)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而在英美等国家兴起的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

21世纪,“校本”思潮呼唤着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者关注校本、走向校本,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等校本活动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这一理念以其“日省其身,日新其力,日馨其德”的反思性、指导性和推动性被一些教育专家誉为“阳光理念”。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对于打破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传统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庆阳一中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为提高自身办学素质,不断开创新的校本教研模式,创建了高效、特色化的办学体制。

一、创新性校本教研模式

1.课例校本教研模式

课堂是教师奋战的主阵地,一位成功的教师必会使自己的课堂活灵活现、思路清晰,能够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庆阳一中以公开课、推门课、观摩课、新课改大赛、优质课、一课多人上、一课一人多上、多人同课循环上等多样化的课堂大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了“两个阶段,十个环节”的“课例校本教研模式”,即“试教——初研阶段:分析学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备课、试教、观课、研讨、改进;再教——深研阶段:再上课、再观课、再研讨、反思、提升”。

2.反思校本教研模式

经课例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进而创建了“反思校本教研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

“反思校本教研模式”是最基本的校本教研模式,是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通过“课前反思”,科学预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科学构思教学环节、教学策略;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进行提前预测,即对学案科学预设,使学案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课中反思”,及时捕捉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抓住生成契机,及时调整预案,采取有效策略,激活创新思维,使课堂教学活动高质高效地运行,提高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提升自身执教能力及自我评价能力。

3.资源共享校本教研模式

通过观课、研讨,教师互教互学,起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作用。为了满足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创建了“资源共享校本教研模式”,学校加强了资源库管理,把各种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校园信息资源库,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学校提供的“中华资源网”、“金太阳学习网站”、校园网资源库等查找符合本班学情的知识内容,精讲精练,坚持以学生为本,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还建立了教师个人资源库,鼓励教师建立个人主页,引导教师精心收集教学资源,如教学图片、备课体会、教学心得、教学札记、课后反思录、复习专题以及期中、期末、升级、升学试题等教学素材,供全校教师查阅、共享。

4.校本课程教研模式

开发校本课程是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的需要,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是丰富课程资源、兼顾当地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教研模式,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和教材,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校本教材是以学校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的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

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英语教师开设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英语角》、《英文歌曲》等,语文教师开设的《舞台话剧》、《写作之路》、《中国电影赏析》等,地理教师开设的《庆阳地理》,数学教师开设的《奥林匹克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等,还有教师基于自己的特长所开设的丰富学生生活的《健美操》、《双节棍》、《中国象棋》、《乒乓球》等课程及重点打造的《弟子规》等精品课程。经过四年的实验,校本课程选修已趋于制度化、科学化、序列化,形成了课程开发、开设、教材编写的科学体系。

二、校本教研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1.对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没有科学,就没有发展,要发展就需要人才,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及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这就需要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及课程体系。教师也要相应地由传统的教书育人变为因材施教的研究者——科研技术工作者。

科研技术工作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传统的教学只教学生读书,不教学生思维,只教知识,不教方法,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跟着老师转;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得过且过、不甚重视,甚至称教师为“教书匠”,毫无创新、学习之意;培养的学生多为读书死、死读书、创新意识不强的儒生。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以满足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是单纯的教学,而是一种复杂的科研技术工作,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清楚每一个学生接受、掌握知识的特点、能力及其思维方式方法,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还要学习、了解、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执教能力及认识水平,更好地去影响、带动学生。

教师执教能力及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校本教研是教师发挥自身能动作用的平台。活动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学会学习、研究学习,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制定宏观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内容,设计组织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培养学习方法,发展学习技能,发挥个人特长,在学习中萌发创新的胚芽。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组织的课堂学习,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有效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结构性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学会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方法等。

为了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必须把统一步调、统一要求的教学设计改变为分层次、多方式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多样化。例如英语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不同的小组应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为适应多数学生的需求,必须对特殊学生给予特别的任务,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调整、设计、组织课堂教学,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学习。同一班级可同时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扬合作精神,体验成就感。

2.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

校本教研模式的创建,使教师由传道者变为学习者,由接受者变为研究者,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自主的、能动的、积极的个体,他们的思想认识、社会实践不断地发展,最终成为不可替代的优秀个体。校本教研模式的创建,使教师真正从学校本身的实际问题、实际条件以及内在发展需求出发,进一步发挥其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有效的校本教学制度,探索有效的校本教学方式,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教学制度和方式。

“九段达标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为构建高效课堂而创建的,它把每一课时分设为目标展示、诊断补偿、投标导学、探究交流、启发精讲、练习检测、讲评矫正、小结设疑、作业深化九个步骤,将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铺路搭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诱发、启迪、引导学生思索、探求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该教学模式把“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作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最佳途径及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口。此教学模式的推行,使教师一改往日讲风太盛的习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习惯,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具有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英语California这节课,依九段达标教学模式,首先以对美国国旗与地图的认识来引导学生了解美国概况——ALandofpersity,介绍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流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织学生“重现当年移民场景”来锻炼学生的英语知识迁移及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利福尼亚这个文化大熔炉,各个民族与种族的人都过着和谐、相互理解的生活——目标展示。

第二步,通过提问单词与句子诊断学生对前置知识及重点的掌握情况,并采取适当形式补偿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诊断补偿。

第三步,提:

(1)HowmanyculturalgroupsarementionedinthetextthatfloodedinCalifornia?

(2)WhendidthelargernumberofChinese-AmericansgotoCalifornia?

(3)WhyistheUSAcalledameltingpot?

通过三个问题的提问,将教学目标问题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铺路搭桥,创设一个较理想的认识前提——投标导学。

第四步,以时间为线索,追踪重大移民事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交流。

第五步,在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加利福尼亚的移民历程,讲新知识新环节,把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力求精讲——启发精讲。

第六步,分组表演,一个组表演文章的一个部分。结合学生的历史知识及丰富的想象力,通过阅读,在短短的7分钟内,学生穿越时空,重现当年加州移民事件,创造出了丰富、颇为幽默的8个英文话剧。此环节是学生练习、消化、熟悉、掌握英语知识,形成学习英语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线——练习检测。

第七步,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的独到见解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暴露的问题及时矫正,语言课程的学习更需要大量的练习及老师的及时指导纠正,学生才能掌握纯正的英语——讲评矫正。

第八步,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将本节学习的知识点、方法、技巧等简要小结提炼,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并对后续课程的内容设下疑问,激励学生自学——小结设疑。

第九步,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精当、适度的作业题,即既有基本题又有深化题,既有本节新授的巩固作业又有下节预习的前置作业——作业深化。

九段达标教学模式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以往“阅读——做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总结段落大意——总结”的机械、呆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掌控之下,按照自己的思维、观念学习、理解英语,以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出现明显改变,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三、结果与讨论

校本教研是本校教师根据本校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管理方式及本校学生接受、掌握知识的特点、能力及其思维方式方法、文化层次,结合本校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由本校教师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及内容,特点是从实际出发,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校特长

不同的学校,其管理方式、学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特点及思维方式方法、文化层次等不尽相同,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基于本校实际情况,研究适应本校现实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本校特长,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如重点示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进校学生好学上进、思维敏捷、文化基础扎实、求知欲强,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师生的这一特长,使优秀学生在优秀教师的启迪、教导之下,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普通学校师资力量及学生的文化基础有其自身特长,在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的教学条件下,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普通学校师生创造条件教与学,本身就是校本教研,是教师充分发挥本校教学环境及师生的特长,回避不足,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发的校本教研,其效果更为显著。

2.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本校潜在的创造性

各个学校虽有其不同的办学条件,师生风格不一,学习风气差异显著,但其共性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的优劣,完全忽视了人生的中学时期特别是高中时期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高峰期这一点。一些学生思想单纯,受社会及家庭的影响,其理想就是考大学,为实现这一理想,坚持努力学习,一步步完成学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谓之现行的好学生;而另一些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平时难以安静地坐下来,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学习不甚下功夫,学习成绩上不去,被学校忽视,便一步步被淘汰了。

校本教研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拯救了一步步被淘汰的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的这部分学生——实属潜在的创造性人才,使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因势利导,使这部分学生的想象力朝着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创造、创新的方向发展,成为出类拔萃的创造型人才。

3.综合分析,充分发挥本校师生的协作性

学校,是知识分子较为密集的地方,就中学而言,教师均受过高等教育,学生也可谓之小知识分子,他们各有其特点和特长。各个学校应认真研究本校师生的特点和特长,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与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不可分离,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阶段,尚未成熟,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合适的教学模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将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发育及性格塑造,进而影响他们的人生。教师应因材施教,通过对每个学生思维方式的研究,在了解学生思想活动的基础上,与学生紧密配合、相互沟通、相互感应,以达到默契协作、共同合作、启迪引导学生向着有用人才的方向发展。

四、结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开篇阐述了人的本性、习惯与教育,并确认如果后天得不到适当的教育,其习性就会随意发展。然而儿童在学龄前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已初步养成了一定的个人习性。特别是中学生,个人习性各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用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一视同仁,必有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成为这种教学方式的牺牲品。校本教研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建立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启迪、引导学生学习、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299318.htm

[2]刘畅创新校本教研机制,实现教师自主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8,(06)。

[3]樊帆校本教研模式创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考试周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