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版本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红楼梦》版本研究

杨骜麒刘新晖

杨骜麒刘新晖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400715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旨在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演变历史从而揭露封建制度对人的束缚与剥削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由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使它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虽然残缺但是美丽,这样也就造成了它身上的诸多谜团。

一、《红楼梦》版本众多之源流

根据如今《红楼梦》版本学家的考证,《红楼梦》的版本至少有十三种之多,可谓是浩如烟海。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即便是和四大中的其他三大相比,《红楼梦》的版本也可谓是纷乱驳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世情小说的身份。世情小说是指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小说。《红楼梦》在当时属于禁书,是朝廷封书,所以不能光明正大的流行,只能在下面偷偷传抄。因为是传抄,难免会有抄错的可能。而且很多时候有的字看不清楚,就按照个人理解去抄,同时有的版本只抄了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下去,这样就产生了众多版本。

2.《红楼梦》坎坷的创作过程及其曲折的流传途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长时间的创作以及大量的修改使得这部伟大的杰作在诞生之初就命途多舛。“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的甲戌本尚存,“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的所谓丙子本已经散佚,“己卯冬月定本”的己卯本和“庚辰秋月定本”的庚辰本有幸流传下来。此外,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的书名几度变更,这也是导致《红楼梦》版本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红楼梦》是以手抄本在社会上流传开来的,由于手抄者的思想水平、文学修养以及社会阅历不同,造成了“改文言为白话,改方言为官话,改秽语为雅言,改通假字为本字,改简俗字为正字”等现象。这也导致了《红楼梦》版本纷乱。

二、《红楼梦》各版本综述

1.手抄本。脂评系统的本子,其祖本都是曹雪芹生前传抄出来的,所以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曹雪芹原著的大致原貌,现在大致存有十多个版本,下文将一一罗列。

(1)甲戌本。即大兴刘全福旧藏本,后归胡适,今藏于美国康纳尔大学,因其第一回标题诗“满纸荒唐言”之后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而叫作甲戌本。据脂砚斋之言,其底本即甲戌本原本是乾隆十九年他抄阅再评的稿本。今甲戌本应是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春以后的过录本,在脂砚斋过世之前,甲戌本应该保留了前八十回,且录用大量脂批。

(2)己卯本。此本子目录页上有“己卯冬月定本”字样,故以此为名。此本今藏于北京图书馆。乾隆二十四年冬,第五次增删稿前八十回,已经定稿且形成原己卯本,其上录有脂砚斋前四次的评语。

(3)庚辰本。此本与己卯本构成基本相同,因有“庚辰秋月定本”而名,今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乾隆二十五年秋,曹雪芹对原己卯本进行了少量修改,即形成了如今的庚辰本。庚辰本一共存七十八回,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每十回为一册,共有八册。此本删去了凡例的那首诗,脱漏了僧道与石头的对话内容,而补之“来至石下,席地而坐,长谈,见”11字。

(4)蒙古王府本。此本发现于清代一蒙古王府,红学专家周汝昌在其《红楼梦新证》中有“这本子系一清代蒙古旗王府的后人所出”,故定名为蒙古王府本。此本今藏于北京图书馆,全书共十二卷,每卷十回,共一百二十回。其实,此本是一个拼凑本,后四十回其实是程甲本(下文中会有论述)。

(5)戚序本。此版本有四种,包括发现于上海古籍书店的张开模旧藏本、泽存书屋旧藏本、有正书局石印大字本和有正书局小字本。由于此四种本卷首均有戚蓼生序,故称为戚序本。

除此之外,还有杨藏本、舒序本、列藏本、郑藏本、梦觉主人序本等版本。

2.程高印本。程高印本,又称程本,为程伟元、高鹗于乾隆五十五年、五十六年版刻,先后分别称为“程甲本”、“程乙本”。程甲本是指乾隆五十六年冬,由徽州府萃文书屋主人程伟元第一次以活字将《红楼梦》八十回抄本与高鹗续后四十回补本合在一起印行的版本。程甲本是《红楼梦》第一个印本。出版后,因社会需要量大,不能满足,且“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谬”,又于第二年春季(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花朝)再次校订排印,计改动了五六千字,回目标题也稍有改动,此之为程乙本。程高印本的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文风、思想、艺术手法相差甚远,通常学界认为是高鹗所作。事实上,他们还对前八十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改。

三、研究《红楼梦》版本的意义

既然《红楼梦》版本这么多,那我们研究它有没有价值或意义呢?当然是有的。

中国的古书,无论是经典小说还是诗词子史,都会因版本的不同而出现某些文字语句上的差异。我们研究这些不同的版本自然是为了“去伪存真”,还原最接近曹雪芹原意的版本。这是其一。其二,《红楼梦》的流传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研究各个版本,分析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能够发现各个版本之间的渊源关系,从而能整理出一条《红楼梦》流传、发展的线索脉络。

这样看来,研究《红楼梦》各个版本,不仅有版本学的一般意义,又会对中国古典文学史特别是《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杰作具有文学层面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