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1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董恩志

董恩志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南村中学266700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借鉴其他同仁的经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观察——分析——总结法。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象产生的条件,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1.学生的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深入了解物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2.师生的分析。在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具体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进行理论分析,找出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3.师生的总结。在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观察实验的方法与技巧、物理现象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个物理现象解释有关物理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二、示范——练习——总结法。练习使用物理仪器的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物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

1.教师的示范。在学生练习使用某种物理仪器之前,教师要对这种仪器的操作方法、读数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讲清、讲明、讲透并做好示范。如在练习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可采用实物投影仪,教师将天平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全班学生都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2.学生的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练习物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

3.师生的总结。在学生实验练习了某种物理仪器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找出其难点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解决方法。

三、引导——实验——分析法。测物理量的实验目的是通过物理实验测出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物理量的理解。

1.教师的引导。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被测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什么方法测量最方便、准确,如何去测量等等。

2.学生的实验。在确定实验方法之后,要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具体实验操作,按要求测出有关数据。此时,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对学生中有创造性的好方法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学生中错误的操作方法予以及时纠正。只有让学生进行实验训练,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3.实验数据分析。学生通过实验测出有关数据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实验数据通常有两种方法:解析法和图像法。解析法准确,但运算繁琐;图像法形象直观,但有时不够精确。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得出被测物理量的结果。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学会了分享与合作,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来学生能用自己所学更好地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