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非言语语汇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浅谈教师非言语语汇艺术

杨平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中心幼儿园277400

摘要:教师语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要求掌握这种语汇艺术的教师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涵养。

关键词:教师语言语汇艺术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除潜心挖掘自身言语表达素质外,还应重视教学中非言语语汇的表达运用,从而使有声语言和无声语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下面,仅就教师的无声语汇运用艺术做粗浅探讨:

一、仪表语汇的优雅美

教师的仪表语汇是指教师的外表、穿着等所传出的一定的教学信息。有人说,仪表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第一件工具。所谓第一眼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从观察人的外表而产生的。

教师外表的美学要求是“优雅”。优者,美好也;雅者,规范、高尚也。“优雅”具体表现是:教师外表要落落大方,衣着美观而不妖不俗,要简朴、自然、整洁。

一位教育家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可见,整洁、干净自身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需要强调的是,美观要讲究,但其检验的尺度是简朴、自然美,而不能过分装饰。

一位浑身珠光宝气的女教师对学生的标榜作用,较之“脏手帕”的教师也不会好多少。由此,教师的外表、穿着并非无伤大雅的。有修养的教师常能使自己的穿着、外表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社会角色相和谐,做到外表美和性格美交相辉映,在教学中起到“山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的艺术效果,进而增添教育的魅力。

二、表情语汇的自然美

教师表情是师生交往过程中师生交流信息时呈现的动力形象。相对教师仪表而言,教师的教学表情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着大量的情感交流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信息源,是师生心灵交融的重要外显点。教师亲切、自然的表情常会帮助教学取得巨大的成功,因为它直接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又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增加、注意的维持、记忆的增强、理解的加深,使学习效果倍增。

教师的表情美学要求就是自然流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作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还要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并将这深情用面部准确地表现出来。

一个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教师,还须十分娴熟地使内心情绪体验与外在表情相一致,做到该怒则怒、该喜则喜、该哀则哀、该乐则乐。

除此外,一般情况下教师表情应保持和颜悦色、亲切慈祥。

总之,教师表情的教育价值正是教学艺术魅力之所在,聚精会神、认真思考的学生可从教师表情上获得赞许的信息;注意分散、做小动作的学生可从教师表情中获得批评的信息;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从教师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愤怒而引发心灵的震撼。如果教师对无声语汇运用得当,定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眼神语汇的神韵美

教师的表情语汇除表现为面部肌肉发生变化外,还集中反映在眼神上。“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着大量的情感信息。教师的眼神不同于演员的眼神,它所遵循的美学要求仍是自然。只有真实自然,才有教师特有的神韵美。教师眼神中传递的笑波应是教师内心愉悦情感的真实流露。

教师眼神美的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一个恰当微笑的眼神足以使每个学生感动温暖;教师一个镇定的眼神能使学生感动安全;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能使学生感动鼓舞;甚至,教师一个不满的眼神能使违反纪律的学生感到愧疚。

四、举止语汇的从容美

教师的举止,主要指教师的举动和动态的身体姿势,如手势、头姿、步态等。举止是一系列动作的总和,这些动作用来传达教师一定的心理状态和要交流的信息内容。

教育心理学上讲,构成教师的举止动作具有社会性,为社会所规范,蕴含一定的社会意义,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汇。教师的举止审美标准是从容。这不同于生活中一般人的举止要求,教师的举止要从容大度,因为从容大度既是一种美,又蕴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从容大度就是指教师举止要自然、安详、轻松大方。

教师举止自然,学生才能感动踏实安全;教师举止安详,学生才会充满信心;教师举止轻松,学生才能感受亲切;教师举止大方,学生才能感到舒适和谐。反之,教师举止忙乱、笨拙、粗鲁,甚至忸怩作态,学生将感到忧虑、慌忙、怀疑和不安。

综上所述,教师的仪容、动态等非言语语汇表达必须遵循美学要求。可以说,这种语汇表达也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情感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它的基本特征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它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特定的作用,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要求掌握这种语汇艺术的教师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