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马先君

马先君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泰光中学266604

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知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并能在从事与它有关的活动中用意志克服困难而不感疲倦。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当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学习。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我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以下七点最为重要:

一、上好第一堂化学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鉴于有趣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第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我在上第一堂化学课时会先展示化学的发展历史和新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猜疑”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最后,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这节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一堂好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身边存在许多化学现象,而他们对这些现象往往熟视无睹。其实当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时,往往引以自豪,感到满足,这种满足会使他们对化学产生极大兴趣,充分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另外,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化学反应及现象,能更好地揭示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讲一些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知识。如生活中的一些怪现象:烧开的水不小心泼在煤炉的火焰上,炉火不但没有减弱,反而窜出一股火苗,燃烧得更旺;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会结冰;打开一瓶白酒,立即闻到酒的味道……激起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设置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试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技能,更能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品德。所以,课前认真准备的趣味实验,将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怎么说,化学原理和计算对学生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幻灯片、多媒体把学过的知识编成题目,组与组之间进行对抗,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感情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不仅在学习上要对学生关心和帮助,更应该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精神上和心理上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对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更应该多一份关心和爱护,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比别的同学更脆弱,更容易受到打击。只有教师真心的投入,才会得到学生全身心的回报,这样才能够促进师生更好的交流,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和学习。因为学生愿不愿意学习化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喜欢程度。

六、设计好的化学课堂教学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简言之就是对教学系统各个因素及各个环节的系统规划。要使学生有学习化学的意识,就必须精心地设计好每一节化学课。一是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多方面化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在设计各个课题的教学内容时应采取综合性的原则。化学教师要持有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意识,在教学中深入各种意识的教育。二是在教学方法中要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有培养学生如何主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三是在教学设计中要具有阶段性和节奏感。教学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每一阶段的教学,既不能使学生感到吃力,也不能使学生感到这节课节奏太慢,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四是设计好教学语言。优美、准确、诙谐的化学教学语言会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引起学习化学的欲望。

七、教学内容的深度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初中化学盐类的溶解性的教学中,对于碳酸盐、磷酸盐、亚硫酸盐的溶解性课本介绍很少,不必面面俱到详细讲解,但也不可一点不提。具体教学中可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下查阅有关资料自学,以弄清盐类溶解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