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田园·桃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仕途·田园·桃源

张宏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人生理想追求

张宏甘肃省西和县第三中学742500

摘要: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打破了玄言诗的统治,给诗坛带来新的气息。他早期有“大济苍生”的思想,然而官场污浊,仕途失意,无法使他的理想得以实现,于是选择归隐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但农村生活的荒凉、艰辛,经济的凋敝,对农民生活的深刻了解,使他的隐逸思想和农民的理想思想交融在一起,产生了超越现实的桃花源式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对后世进步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仕途田园诗桃花源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出现,给诗坛带来新的气息。特别是田园诗,则是他的独创,以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像他那样多的诗来歌咏农村。自陶渊明以后,“田园诗”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一直影响着后世诗歌的发展。他无论在短暂的仕途,还是在长期“躬耕自资”的田园,终未停息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其积极的态度,一直激励着后世文人。他所描绘的“桃花源”,不仅是自己的小田地,更重要的是千千万万劳动农民的乐土,是人类理想社会的一部分,其境界之高,思想之深邃,令后人仰慕。

一、陶渊明青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的理想追求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但出身寒微,被人讥为“小人”。他的祖父只做到太守,他的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在陶渊明幼年时便去世了。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时期,这时期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很尖锐。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的,家境日益贫困。家乡的庐山、彭蠡湖(即今鄱阳湖)培养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陶渊明早年对老庄学说很感兴趣,同时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抱着建功立业的幻想,希望自己将来能“大济苍生”,把社会治理得像尧舜盛世一样。但是黑暗污浊的现实不可能使他的理想得以实现,于是理想和现实便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贯穿着他的一生,既表现为出仕和归隐的反复,也表现为归隐以后内心的苦闷和愤怒。

二、现实残酷,中年“有志不获驰”

在大济苍生的思想支配下,陶渊明出仕了。他开始做江州祭酒,但官场的趋炎附势、营私舞弊、尔虞我诈使他很快就感到厌恶而辞职回家。尽管初仕受挫,但由于陶渊明的壮志未酬,对统治者的幻想并没有完全破灭。大约在三十六岁的时候,他又第二次出仕,来到江陵做了刺史桓玄的幕僚。陶渊明后来发现他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于是又产生了归隐的念头。

元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杀了桓玄,做了镇军将军,掌握着东晋大权,给国家带来一线希望。就在这年陶渊明做了刘裕的参军,这是陶渊明第三次出仕。义熙元年405年八月,陶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去印绶去职回家,“大济苍生”的理想破灭了,从此再未出仕。

三、不满现实,归隐田园躬耕,济世志向不灭

与仕途相比,田园是陶渊明的理想生活,他往往在诗里把田园和官场对立起来,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然而,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连年战争,现实中的农村则是荒凉、凋敝的景象。《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炎大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诗人自己的生活都是这般境地,农民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理想何在?壮志难酬!诗人怎不心怀悲凄呢?

尽管如此,诗人济世的志向永远不会熄灭。《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四、超越于现实生活,寄情于桃源理想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并论》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这是他晚年的作品。桃花源是一个人人劳动、自给自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也是一个自由、幸福、和谐的社会。在《桃花源记》中,诗人以极大的热情,从生产到生活,从自然环境到人们的精神面貌,对桃花源做了十分全面的描绘。如果说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的时候还只注意到他自己的生活和德操,而很少了解农民的痛苦和愿望,那么写《桃花源记》的时候,他的心中已经想到农民了。

生活在晋宋易代时期的陶渊明,从少年时代的“猛志逸四海”、中年时代的“有志不获驰”到老年的“猛志固常在”,一股济世热情流贯在他的一生中,为后世知识分子做出了表率。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到一种美的至境,将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他清高耿直、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的个性,以及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自然地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

参考文献

[1]袁行需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过常宝中国古代文化作品选(上卷).常海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