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初探

石金桥

石金桥江西省浮梁县湘湖小学333400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务工或经商,将孩子交由长辈或其他临时监护人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学生。目前,这个群体的学生在我国已相当普遍,尤其在农村特别突出。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6亿人,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在农村多为留守儿童,在城市则是流动儿童。据全国妇联的统计,目前中国有留守儿童70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占全国人口数的4%。这么多的“留守学生”,要么生活在由父(母)亲一方抚养的“类单亲家庭”里,要么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更有甚者十来岁便一个人独立生活。由于家庭监护和教育的缺失,在他们身上已表现出了许多反社会规范的心理和行为,他们的不良表现引起了各类人士的广泛关注,但都还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他们的办法。

在学校,本人分管“留守学生”工作多年,对此项工作有了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留守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下辖中心完小、村完小、教学点等共有10几所,所处乡镇共有人口2.7万,现共有“留守学生”为257人。这些人当中有55.4%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学生主要的监护方式。73.5%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学生”,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59.3%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33.2%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非常吃力”。91.4%的亲戚表示“不乐意帮管孩子但没办法”,可见他们绝大多数是碍于情面而担当了“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69.1%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学生”表示“有烦恼的时候能和照顾我的人说”。在教育态度方面,60.8%的隔代亲人及8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管不了或者不管,只要有所交代就可以了”。

这些数据表明:“留守学生”们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加上他们年幼,缺乏分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多数“留守学生”表现出放任自流、自觉性差、厌学辍学、成绩偏差、心理发育失衡等不良倾向,严重者常常沉迷于电子游戏、网吧、拉帮结伙、嗜好打架甚至偷盗抢劫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留守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学生”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2.大多数“留守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3.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易导致他们辍学。

4.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5.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的反社会的隐患较多。

三、“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方法初探

我们认为学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做好调查建档工作。

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并对其建立个人档案,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

2.建立监护人随访制度。

也就是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实行学校宏观管理下的班主任微观管理。

3.用爱心弥补缺失的亲情。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4.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吸纳“留守学生”住校。

有条件的学校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住宿条件,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但应注意的是,利用这种方式对他们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的同时,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跟上,不能为住校而住校。

5.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的技能。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6.开办“监管人学校”。

各校应结合实际开办各种形式的“监管人学校”,与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学生”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7.开展心理辅导。

学校教师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

8.建立“互助小组”。

学校可以打破年级、班级界限,以村落、屋场为单位,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本校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教师,指导开展集体活动,如组织本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活动。

尽管多年来全社会对“留守学生”关注的力度不断加大,但这项工作的难度依然很大:有的“留守学生”虽经过帮辅老师不厌其烦的家访,苦口婆心的真诚谈心,千方百计的关心帮助,不遣余力的排忧解难,抓住各种机会感化,有了一些成效,但反复也大;另外,家庭和社会的负面作用对他们的影响也使学校及教师们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这里呼吁全社会协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大环境,从而让他们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