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初钧亮

初钧亮(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职业院校经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面向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本完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已基本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专业调整、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仍然是目前和今后职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其教学活动与实践相结合的丰富内涵,极大地推动了专业调整、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企共同研究分析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需要的基础上,学院重新修订编制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规范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实施过程,构建并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采用了“大班制”授课的教学方式,班级人数普遍偏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种现状是沿用了普通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降低了教学实际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质操作水平,加大了实习教学的力度,同时也给实习教学组织工作带来了压力。由于受实际条件的影响,仍分理论部分、实习实训、综合训练等教学环节,严重地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分析其原因如下:

1.实训基地条件较为薄弱,达不到实训要求。

2.实训教材落后,实训内容脱离现实。

3.实训教学教法呆板。

4.实训教学组织落后。

5.实训教师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下。

6.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起点,以工作工程为基础,通过“教——学——做——思——练——评”六个环节,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把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获得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1.加大投入,创建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实训基地

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这需要在学校建设中统一规划;同时,实训基地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作为实训教学必备的硬件支撑。再加上实训原材料的消耗,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学院应适度增加实验、实训条件的投入,形成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场所,按照企业的生产车间布置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内培养和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要利用真实的职业环境实现实践教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做到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在同一时间地点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

2.更新教师观念,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教学做”一体化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作为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者,其观念、能力、素质是否达到要求,是成功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高职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积极学习、掌握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步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思想行动上真正转变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上来。只有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水平达到甚至高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加强教材建设

课程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其可操作性,突显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适应性,在对知识目标提出规范的同时,要重视对能力测评标准的规范,兼顾对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进行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评分标准三方面的规范,以便教师对学生应学会什么、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做出客观评价时,能做到有据可依。同时要加大教材的建设力度,打破传统的教材重视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体系,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校本教材。教材应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需的专业知识,对教材内客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典型岗位的职业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教材还要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

4.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做”——体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队伍,作为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专业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和进行专业培训,应该让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培训学习,实行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要求每名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不少于8个周,使专业教师在学历学位提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每年寒暑假可组织年青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通过培训获得相关专业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可在现有教师中选拔专业带头人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选派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将其培养成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

5.实施与“教学做”一体化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评价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即期中、期末考试加实习实训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容易忽视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可采取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式,通过课堂的表现、实训情况、操作技能的表现给予学生一个阶段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重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反馈,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及时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达到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否适用、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正确,来改进教学,实现知识传递方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兴趣的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要实施与“教学做”一体化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反映技能优先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增加口试,强化实践技能考核,考核标准按生产一线技术要求制定,真正做到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由于职业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并无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高职教师应积极学习关于高职教育的新理念,时刻关注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力争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并能广泛实施。

参考文献

[1]杜馨学科系统化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实践的比较[J].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2]徐卫东等行动导向视野下理实一体教学环境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3]耿健“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