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安全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安全性的影响

张晓阳

(西安大兴医院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目的:探究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患儿中应用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00新生儿黄疸患儿,将所选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在治疗期间常规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儿行以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和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3天后,研究组患儿的胆红素、黄疸指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患儿中应用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可使黄疸症状得到缓解,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253-02

新生儿黄疸通常使用蓝光照射治疗,因新生儿天性好动且皮肤组织娇嫩容易增加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甚至导致医疗纠纷[1]。对于此,我院特在新生儿黄疸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期间行以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择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儿均与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且为足月新生儿,出现蓝光照射治疗指征,排除存在治疗禁忌症、体重极低、有先天缺陷等患儿。将所选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日龄介于2~24天,平均日龄为(14.45±4.55)天,其中33例为顺产、17例剖宫产;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日龄介于2~25天,平均日龄为(14.46±4.54)天,其中32例为顺产、18例剖宫产。两组患儿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所选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先用核黄素进行静脉滴注,再通过双面光疗机照射,其波长设置为425~475nm,每次照射时间为12小时,每间隔12小时照射一次,治疗期间检测血清胆红素,以检测结果为依据确定光疗具体时间。在治疗期间常规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观察病情、健康教育、治疗辅助性操作等。研究组患儿行以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针对患儿的风险护理。由于新生儿身体各项技能并未完全发育,语言表达能力缺乏,需要护士跟踪观察。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观察患儿的肌张力、吸吮力以及哭声等,做好患儿的清洁工作,避免感染。②针对客观因素的风险护理。避免呕吐窒息:护士应加强巡视,帮助患儿选择侧卧位或将头向一侧偏斜,抬高头胸15~20°,避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避免反复穿刺:由高穿刺水平的护士执行穿刺操作,在穿刺停留过程中安抚患儿;避免针头脱落:做好巡视工作,对新生儿进行安抚,将输液针头固定牢固。③针对患儿家属的风险护理。由于治疗期间属封闭管理模式,无家属陪护,因此护士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说明光疗原理、目的以及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等,并积极告知患儿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情况,对家属疑问应及时回答,避免患儿家属出现不良情绪,将隔离原因和探视时间明确告知家属,以取得家属信任和理解,避免护患纠纷。

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若P<0.05则提示数据差值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上无显著差异,护理3天后,研究组患儿的胆红素、黄疸指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护理3天后,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4.0%,常规组为34.0%,经检验:卡方=5.483,P=0.019,可见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胆红素提升,使得新生儿黏膜、皮肤、巩膜出现黄染现象,出生4~5天的新生儿处于高发阶段[2]。蓝光照射作为新生儿黄疸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治疗期间新生儿因无法得到保护性包裹,舒适感和安全感均较差,所以容易发生躁动,出现哭闹现象,这可能导致不良事件。

风险护理是医护人员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并做好行为规范,在不良事件发生之前做好积极的预防,以实现患者和护士两者的互利。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黄疸患儿接受风险护理可使不良时间发生概率显著降低[3]。在本次研究中,风险护理尽管未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但在一段时间后患儿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同时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也显著减少。风险护理是从患儿、客观因素、患儿家属等方面着手,将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收集起来,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干预措施,避免了风险事件的出现,使护理质量提升[4]。

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患儿中应用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可使黄疸症状得到缓解,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施旭红,林海芳.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0):3762-3763.

[2]周丽英,丁红燕,王卫平,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6):124-126.

[3]邓可.强化风险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60-162,166.

[4]刘伟,王洁,刘彩霞,等.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2):1705-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