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教育,轻松进步——浅谈信息技术中的求异性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轻松教育,轻松进步——浅谈信息技术中的求异性教育

张恭林

城阳第八中学山东青岛266113

我认为要做到轻松教育就要坚持。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去表现,从而让学生自由地感悟知识,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

一、轻松课件,严以治学并不一定要刻板,特别在课堂形式上要多融入一些轻松,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信息技术课上有许多操作,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通过操作学会操作。

以前我喜欢的做法是,当需要同学们掌握某个操作时,我会给他们发一个课件,在这个课件里包含了一些任务,同学们要严格按照任务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任务,之后我会根据情况采取检查或演示等方法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

我感觉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就是同学们在完成任务时有很强的目的性,而这个目的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掌握这个操作方法,而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遇到这样的任务时能够很快完成,这个“完成”时常是表面的,但是当学生在实践中真正需要这个操作的帮助时,却不能回忆起。

现在我尽力让我的课件轻松,尽可能这个环节中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例如:在学习用Word绘图这一课有一个画线段的内容,以前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画一些特定的线段,这次我不这样做了,我先把画线条的基本方法通过某种方式告诉同学们,然后我给他们的任务是——画你喜欢的四条不同的线条。

这样设计的任务会让同学们更乐意去做,而且每个同学都会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去琢磨那些可以让线条与众不同的方法,同时我也不担心同学们会乱来应付老师,因为在每个学生的心中自己的形象虽然不是完美的,但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可是如果出现学生乱画线条的情况怎么办呢?首先你应该高兴你发现了一个问题。

二、轻松教导,没有松就无所谓严,给学生改正的空间,他会给你带来惊喜的

没有哪一门课跟学生的思想教育无关,我曾经纠结于要对学生要严格还是放松,教不严师之惰,要严格,于是我要做一个严厉的老师,我的座右铭就是一切有悖于老师要求的学生我都要训斥。学生上课不按照老师的指示,老师让他往东他往西,上课爱耍小聪明,回避老师布置的任务,更不用说上课不遵守纪律,偷吃零食的同学。一律训斥,乃至大声呵斥。

时光如梭,转眼送走了一批学生又迎来了另一批学生,我发现45分钟的课堂不能用整堂的严厉来填满。学生真的需要这样严厉地对待吗?对他们轻松一点会怎样呢?

信息技术课上当学生和老师的任务南辕北辙时,如在“修饰板报中的字体”一课中,我先让同学们在Word中输入一些文字,接下来的字体格式修改都会用到,有些同学把文字全部变为艺术字,而艺术字属于图片无法进行字体格式的设置,这样的学生往往是信息技术素养比较高的,也往往带着引起老师注意的意图,对于这个情况我有过三种做法:

1.直接禁止,告诉他不许输入艺术字,要输入一般的文字。这样做的优点:最简单的做法也是最有效的做法。缺点:学生被强迫,学生的积极性难免受到挫败,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害。

2.耐心教导。向每个这样做的同学解释,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关于文字格式,艺术字其实是图片无法进行文字格式的修改,还要告诉学生如何将艺术字变为普通文字。优点:老师的耐心讲解是需要的。缺点:太费时间,课堂时间很宝贵,实施代价太高。

3.轻松教导。发现这样做的学生后小声暗示他:“艺术字是文字吗?”学生往往会觉察到艺术字跟一般文字是不同的,然后改过来,如果他没有这样做,就等到修改文字格式的时候,他必然会发现艺术字不能和一般文字那样修改格式,也会改过来,到那时还没改正的学生往往不多了,告诉他们如何去将艺术字变为文字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优点:这样的教导没有单独拿出时间去说服学生,效果却很好。缺点: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实施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轻松教导表面上跟学生的关系轻松了,可实际上教师要付出更多,有时学生错过一个知识真不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但如果学生自我发觉错误后自我改正,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吗?

三、轻松总结,一堂课不能不总结,如何让总结真正发挥作用,而不作为一种形式

我曾经喜欢这样总结,将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做成知识树,在课堂结尾先让同学们回答学了什么,然后给同学们出示知识树,后来我感觉这样的总结没意义,因为每次能够回答的学生总是那几个,其他的学生都挂着一副局外人的脸。

于是我想让每个同学充满兴致地参与总结,我把需要总结的内容做成一个课件,只有你从若干选项中选出所有代表本节课内容的选项,才能获得奖励,奖励可以是一个小游戏。

这样做的好处是同学们都乐于参与,在寻找本课内容选项的同时,大脑像放电影一样,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遍一遍地回忆,真正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轻松教育,是教师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在挑战中,我们轻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