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建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基于构建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王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资源消耗日益增长,医院正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以实现医院内部的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要求医院开展精细化的管理活动,建立高效运转的后勤管理模式,但目前这一模式在我国医院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以探索出有效促进医院后勤保障体系高效运作的措施。

关键词: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问题分析;对策分析

随着医疗服务业迅速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张,大型医疗设备和后勤设备购置不断增加,医院能源消耗量也随之攀升。这说明了医院建立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但医院该采取什么措施建立这样一种高效节约的、节能环保的后勤服务体系,是医院各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作了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说明节约型建立后勤保障体系的意义。

1.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

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指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合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以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的功能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资源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并且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能技术为支撑体系。

2.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

医院作为构造较为复杂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筑,其内部构成成分较多且繁杂,其后勤管理起来难度较大,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如各种物资的供应、水电供应、供暖或者冷气、设备维修、内部食堂、医院环境卫生等,这些方面若不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就会出现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既造成资源浪费,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管理和利用,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前医院中出现的后勤保障管理中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医院节约意识薄弱

医院的工作人员,不管是资源管理者本身,还是医护人员,都表现得较为缺乏节约资源的意识,这不仅表现在平常的工作中,也表现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如对一些能够循环利用的基础设备没能实现循环利用。这主要是因为医院现行的能源管理体系中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约束机制,节约型的、低消耗的、高效性的以技术为支撑的节能体系还未能全面建立起来,医院工作人员的能源节约意识得不到强化,并且医院领导者在这方面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工作人员对于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节能降耗及其产生的意义缺乏了解和重视,只是口头上重视,而行动上却依然无动于衷。

2.2医院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设医院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医院各部门综合考虑、共同制定和相互配合实施才能逐步确立起来。当前医院中节能降耗工作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专门负责与监督,节约环保工作不能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负责人身上,因此,未能真正将节约的、高效的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定和要求贯彻到日常工作当中。同时医院医护人员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学习机会以接触新型的后勤管理理念和方式。其自身较低的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限制了其进行深层次管理、挖掘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能力,也未能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节能监管、督查等,这些问题妨碍了医院的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

3.对策分析

3.1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

针对医院工作人员节约意识较弱的现象,医院可从以下机构方面对其增强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第一,将节约意识渗透到三级管理体制中。当前大多医院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体制,即责任到部门-责任到岗位-责任到个人。在这个三级管理体制中渗透节约节能的环保意识,要求部门、岗位及个人不仅重视责任意识,更要重视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以切实使得节能环保、高效利用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第二,动员全员参与“节能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体员工对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认识,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让他们重视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2完善制度建设

医院要实现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建立起环保型后勤保障系统还须依靠制度的力量,唯有从制度层面对全体员工进行规范、要求,才能为建立新型的后勤保障体系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因此,医院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各项有关节能环保的规章和制度,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对医院的能源进行统计和使用状况分析,并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其他制度如节能考核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等,定期将节能考核结果进行公布,对节约环保意识强、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高度赞扬、以对其他职工起到督促作用。

3.3加强对各系统的管理,深化节能工作

对医院体系的各大功能系统,须建立相应的节能管理体系。如对医院水资源的管理中,应设置中水回收系统加强对污水的管理,如将回收的水资源引入病房卫生间,进行厕所冲洗,这样可以循环的、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于沐浴用手系统,可采用智能刷卡取水沐浴装置,调节热水使用时间。还可以在病房安装大小便感应器、洗手盘感应器等,对医院电能的管理可采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利用峰谷计价的的方式,在夜间自动制冰,供应白天对冰块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运行成本。在照明设备中可以充分使用节能灯、智能灯调节光线,根据各个区域的需求进行照明改造,如在走廊上安装高效节能的LED灯。对于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在冬季实行统一供暖,使空调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并定时开停机,这样能够在满足温度适宜的同时保证安全运行,并且最大限度实现节能控制;给中央空调安装温控装置,可以在保证室温恒定的同时,有效节省了空调使用产生的成本

3.4健全节能组织管理体系

医院需要不断完善各部门、各环节的管理体系,如职工的生活、日常管理等,建立前去较全面的组织管理体系,具体做到严格实行医院三级体制,将节能的意识和责任具体到每一位员工,基于此,可以成立办公室节能领导小组和相关机构,以进行各种节能工作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给予每一位员工相对应的管理区域和范围,要求他们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办公设备、医疗设备等进行合理、有效管理;对于医院的公共区域,则须设置保洁人员,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整洁、干净,并保证该区域的水电使用始终处于节约环保的状态。

4.意义

加强对医院的后勤保障体系的管理,建设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对于医院的资源利用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医院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的使用,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成本,也起到了维护设备正常运转的作用,利于建设高效、整洁、环保的医院形象,为病人提供更加舒适、宜人的养病环境,利于病人的病情稳定的好转。

5.结语

总之,医院为保持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不断探索全新的、高效的资源管理方式,建设医院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实现资源的有限性和利用的无限性的有效结合,促进医院环保体系建设。本文重点从增强节约意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功能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较为完善高效的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医院对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管理,促进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文,徐冉.实施后勤精细化管理,创建高效节约型医院[J].中国医疗前沿,2011(5):90-91.

[2]朱嘉龙,郭志海.我院构建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的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09(5):57-59.

[3]朱一俊,陈华平.基于构建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