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3

试析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思想

赵见伟

赵见伟

(燕京理工学院会计学院,河北廊坊065201)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成为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同时期的建设实践提出了不同时期的科学发展思想,体现了不同时期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是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关键词: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思想;探析

中图分类号:D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2

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局势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发展问题成为我们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则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一系列科学发展思想。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思想指导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思想

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也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思想在新时期走向成熟和完善。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既改革开放35周年,回顾这三十五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一以贯之,继承、发展、创新并随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一)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引领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概括起来,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有如下几点:

第一,注重人的发展。邓小平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首先,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次,邓小平注重把群众呼声、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制定政策的着重点;再次,注重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986年邓小平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

第二,强调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协调的发展。对内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邓小平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第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邓小平指出,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一系列的“两手抓”,归结到一点,就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二)江泽民的科学发展思想。

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不断推动中国科学发展,取得了发展的巨大成就,江泽民的科学发展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探索社会全面发展。首先,早在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要注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大关系,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其次,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再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二,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重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目标,提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高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江泽民进一步指出:今后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第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提供可靠政治保障,能更好地维护好人民利益。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胡锦涛的科学发展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针对我国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科学发展思想,形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指出:全党必须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必须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权益。必须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必须自觉的把统筹兼顾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思想比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们在不同时期根据实践的需要都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比较。

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解决温饱问题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把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把群众呼声、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最后落脚点;强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邓小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邓小平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了。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提出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体现了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逐渐完善,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在实现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思想,实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等等。江泽民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全面发展思想,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两位一体”扩展到“三位一体”等等。胡锦涛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到“四位一体”。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又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扩大到“五位一体”。由此可见,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科学发展思想。

总之,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实现中国的科学发展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前赴后继,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对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科学回答,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比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说明了我们党的科学发展思想是一以贯之、逐步趋于完善的,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思想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现实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两个文明”全面发展,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邓小平不断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表明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飞跃,推动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成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坚持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同时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统领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思想的历史意义。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宝库。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宝库。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扭转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通过生产关系变革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错误路线,通过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带领当代中国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继续推动中国实现科学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提高了对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的认识。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把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把人看做是社会发展的中心,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解读、新贡献。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又强调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要全面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赵见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