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生关系的几点思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关于师生关系的几点思索

曲雪松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威海264504;鲁东大学在职研究生264025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更肯定了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言语行为、思想观念,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应该注意为人师表,身正影正。新教师经过考核正式踏入教师的行业,自以为是获得了铁饭碗,不用为衣食担忧,其实不然,成为一名教师即意味着要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而教书育人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言语行为感染学生。新教师刚踏出大学的大门,尚未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的转变,普遍的心理就是和学生交朋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能够以自己的自身的良好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下面是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在为人师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的一点感触。

一、诚实守信,令出必行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者,交友之本。”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之重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己不正焉能正人?诚实守信,勇于认错,对人有信,这是日常教育孩子的,老师更应该做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有始有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教师,进而在课堂上能够和老师和睦相处,构建和谐校园。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诚信,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古训。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他以实际行动给儿子上了一堂极其重要的人生第一课,教会了他做人的根基是诚信,又教育了多少代人。“商鞅变法,取信于民”为建立诚信守约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法制标新立异。而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自己做不到诚信,怎么要求学生做到诚信?我们教师每周末会有指导性的作业,学生需要去完成,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的时候,我们会很生气。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有的时候,我们答应了学生什么事情我们也没有做到,比如,约了学生晚饭后过来找我们,但是我们却回家了或者是出去吃饭了。试问,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答应学生的事情有的时候还会忘记,我们凭什么要求学生能够记得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呢?如果说作为一个教师,说话都不能算话,可以用“忘记了”来作为理由,那么我们又如何来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呢?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高尚道德的人才,必须要认真贯彻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行为规范,就要追求“以德立身”,要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

令出必行,言必信,行必果。作为教师,说过的话必须是算作话,最起码教师自己应该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作为政治学科,记忆的东西本来就比较多,而很多的小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在课前几分钟记住,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规定每节课上必定会提问或者是默写上节课的内容,所以我一直也是在坚持着这一点,有的时候课堂容量比较大,没有时间去提问或者默写,就让课代表在课后找时间去默写。我想,一旦我说过了我要默写但是上课我没有去默写,学生们肯定在课后或者是上课前不会去理解记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那样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失败。现在的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比较强,而且也是比较有思想的,我们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我们就只有连哄带骗。例如某些学生不认真听讲时,可能会许诺:某某认真听讲,表现有进步的话,就能得到老师的奖品;班级整体表现不好时,则承诺:全班都认真学练的话,下次课就上你们最想上的内容。时间长了,像此类的许诺也就多了,结果大多是孩子们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我们却将对他们的许诺抛到了九霄云外。还有时遇到一些违纪的学生,一时冲动说出一些吓唬他们的话。如,你再不认真,调皮捣蛋的话下节课就给我到老师办公室待着,不让去上课了……一开始,学生或许还信以为真,但次数多了,他们见你不会按说的那样去做,久而久之,他们对你的话也就不以为然了。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做到令出必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那么,教师也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待人

我们要求学生尊重我们,尊师重道,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尊重学生。我们只有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会对我们以同样的尊重。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不尊重学生的自尊,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心灵的伤害,而且也是师爱和师德缺失的表现。还记得刚开始来的时候,我们有个口头禅:“你给我……”,当时就有老教师给我们提出了建议,现在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这些话会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而这些学生正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时期,自尊心是非常强的,我们的这些言语行为很可能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从而无法构建和谐课堂。相反,有一些教师说的“这些问题我说明白了没有?”这样的话往往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也是尊重了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希望学生看到教师的辛苦、努力,对教师公平一些,但前提是教师对学生本身必须是公平的,没有“好”与“差”之分。我感觉学生是比较敏感的,我们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往往会触动他们的心灵。有一次我陪一位学生去医务室,当时还有一位学生也在病房睡觉,我没有和她打招呼,学生就以为老师不喜欢她,就不喜欢学政治。到了期中考试,他们班有两位学生考试不及格,其中就有这位同学。我找到了这位同学了解了情况后,针对症结作了一些修正,这位同学学政治的积极性才高了起来,也经常有问题喜欢来找我,现在政治成绩也提高了很多,这么一件事让我想到了很多,我相信,如果不是我找她谈,她和我说了一件这样的事,我根本不会想到我曾经犯下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其实,教师的内心里并没有把学生区别对待,但是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件小事让学生的心理有了阴影,从而影响到她的学习。而作为刚毕业的教师,在很多事情的处理方面往往不够老练,伤害了学生,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所以,作为教师,你必须做到心里想着事,想着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关注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如果说我们关注的焦点在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成绩比较普通的学生,往往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学会宽容,宽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

灿烂的阳光比冰冷的寒风更容易使人脱去外套,再好的药,若病人喝不下去,这药就无任何功效了。教师都有可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学生。学生不管是上小学、初中还是高中,他们毕竟是学生,是学生肯定会犯错误。我们总是觉得学生只看到老师的错误,而看不到老师的努力。作为老师,对待学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一个错误不放,而忽视了学生的努力,进而责备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压迫感,从而限制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有一次,有个学生因为周末忙学生会的事情,没有时间写政治作业,他就抄了同桌的答案,让我发现了,我把他找了过来对他说:“你这样做是不成熟的,老师允许你们有事情的时候作业拖拖再交,但是老师不能宽恕你的这种欺骗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幼稚的、不够成熟的。”从此以后,这个男孩就算有事,周一早晨也会自己下来告诉我,“老师我有事情作业没有完成,我可不可以今天下午再交。”他就再也没有出现抄袭的情况了,而且作业也是越做越好。老师本身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如果说学生不用你来育人了,教师还不如直接下岗,所以每一位教师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学生,宽容学生犯下的错误。

学校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只要学生认识到自己错了,并且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教师就应该有“容错的大度”,只有经常做事的学生才会犯得多,不做事的学生永远都不会犯错误。为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改正而不重犯”。当然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有宽容之心,用宽大的胸怀引发学生心中的愧疚感,使学生产生感激之情,从而努力改掉自己的毛病。比如说,魏书生老师对于学生的错误是分程度来处罚的,小错误唱一支歌,重一点,做好事来补偿,等等,其实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已。

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我相信,要想做个学生真心拥戴的老师,我们还要付出很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