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的课前与课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浅议小学数学的课前与课后

李成枝

安徽省合肥市朝霞小学230601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不管在人类历史发展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工具之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将从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1.老师的三备,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

知此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数学学习,如果说到课前准备,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老师的备课。

一备学生。明确班级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有哪些知识基础和经验,这是备课的第一环节。因为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已知”,才能切实预设学生的“未知”,从而设计出适合班级学生的教案。

二备教材。教材是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备课时,要从单个的知识点去找寻它的“前世今生”,只有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才能以全局观照局部,努力做到与“前世”的沟通和照应,才能为“后世”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备教法。我们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和练习法。一节课中,一般不会只运用一种方法,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谈话来引出课题,再通过讨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用实验和演示来展示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次通过讨论来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学生的预习,是课堂紧跟老师步伐的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说到预习,大家想到的都是语文、英语等的预习。对于数学的课前预习,不仅是学生不重视,就是大部分数学老师也是觉得可有可无,甚至有老师不允许学生课前预习数学,原因是课前以为自己弄懂了,课堂上就不能专心听课了。

曾经,我也和许多老师有一样的误区,认为数学是不需要预习的,有些数学知识点简单,学生如果提前预习,以为自己弄懂了,就会导致课堂上不听课,得不偿失。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却发现如果没有课前预习,有些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可能在老师上课十分钟左右都不明白今天到底学什么,心中没数,所以更是听得云里雾里,这样的学习效果怎么能提高?很多时候,我们还遇到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的现象,弄得老师尴尬、学生无助。有些老师之所以把预习作为鸡肋,究其原因主要应该是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指导。例如在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之前,我们就可以这样指导学生预习:回顾除法的意义;独立完成两道整数除以整数的笔算,总结整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这样的预习,目的性强,首先能让学生从前一个单元的知识学习顺利过渡到即将开始的除法学习;其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就是就是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的。有了这样的课前预习,就给课堂环节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二、课后延伸,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新课上完,老师们都是采用布置作业来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至于效果怎样,以前我没有过多思考,觉得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应该没有错。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学业评价方式的改变,这种单纯的题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评价方式了。课后延伸,我认为应从习题练习、实际应用、单元复习等方面来达到巩固记忆、加深理解的效果。

1.设计特色作业,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

对于一成不变的书面作业,学生有时只是敷衍了事,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却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给学生布置一些特色作业。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去超市购物,然后根据购物小票提出几道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并解答,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巩固的效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加强知识的应用。

《课标》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我们的数学教育,并不是要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数学家,而是要让数学学习服务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现在的教材越来越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部分学困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原因就在于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有必要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例如在认识负数时,老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负数,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欠费、负增长、建筑物的地下、支出都是用负数表示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及时复习,整理沟通。

每节新课后,及时地复习所学的新知识,这样的复习方式对自主复习意识欠缺的小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虽然老师要求他们在每次作业前先进行复习,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作业形同虚设。因此小学生的作业,一般是有形作业。例如,一个单元学习完后,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知识点,这样的复习,既可以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复习了有些快要遗忘的知识,同时也明确了每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精心的课前准备,详实的课后巩固,能够让每个学生学好小学数学,奠定坚实基础,努力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