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教育对胸外科术后疼痛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疼痛教育对胸外科术后疼痛影响

陈春丽梁桂秀何惠仪李惠兰苏健婷

陈春丽梁桂秀何惠仪李惠兰苏健婷(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胸外科529100)

【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029-02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健康教育对胸外科术后疼痛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40例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干预组(70例)与未给予疼痛教育对照组(70例)。干预组于术前24小时内行疼痛教育,对照组予一般健康教育。术后48小时行疼痛评估。结果干预组术后对疼痛治疗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开展疼痛教育干预,使患者增加对术后疼痛的认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加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疼痛教育胸外科疼痛护理

国际疼痛学会(IASP)于1986年提出:机体受到真正潜在的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是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表现[1]。随着对疼痛机制的认识深入,人们已将疼痛列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积极的镇痛治疗是其基本要求[2]。疼痛是困扰手术后患者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科通过对拟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教育,提高疼痛干预,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对疼痛干预及疼痛未行干预140例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有140例患者,年龄18-86岁,平均49.6岁,性别不限。其中包括食道癌13例,气胸42例,肺癌35例,支气管扩张12例,纵隔肿瘤10例,胸部创伤28例。纳入标准:根据患者性格、年龄、文化背景、心理素质等要求,符合研究有140例,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两组病人治疗环境相同,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术前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对干预组患者手术前24小时内实行一对一疼痛教育。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流程,有计划的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的概念、疼痛评估、减轻疼痛的方法及配合要点、镇痛药物的使用、疼痛可引起的不良影响,教会患者如何放松心情,变换体位,调节呼吸,掌握有效咳嗽的力度,自控镇痛泵的介绍等。同时向家属说明帮助镇痛起到的作用,减少紧张情绪,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照顾。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并多举事例或同室病人现身说教,消除对疼痛的恐惧。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帮助病人正确对待手术麻醉清醒后第一时间出现的症状-疼痛。提前做好病人的心理准备工作,尽可能达到超前镇痛心理。对于老年病人要反复说明,直至把握要点,正确表达感受。对照组行常规教育方式,但未涉及相关疼痛教育。

1.3术后48小时内通过对数字分级(NRS)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0为无痛;2为轻度痛;4为中度痛;6为重度痛;8为极度痛;10为最痛。

1.4统计学方法表1:两组效果比较采用行乘列x2检验,两组总有效比例比较采用x2检验。表2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连续性数据的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例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术后疼痛评估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对术后疼痛评估比较

组别例数有效无效有效率(%)

对照组70343648

干预组7065592

注:P<0.01。

2.1.1干预组对术后疼痛影响满意度为92%,对照组满意度为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比较

通过疼痛干预后干预组各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外科择期手术75.5%的病人担心术后疼痛,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80%的病人反应镇痛不足,50%以上的病人72小时仍疼痛不止。疼痛影响机体局部或整体功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3]。开胸术后是各类外科手术后切口最为疼痛的手术之一[4]。术后常停留胸腔引流管,管腔粗硬,插入后对肌肤、纤维组织、神经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疼痛。疼痛可使患者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出汗、骨骼肌收缩,影响睡眠,推迟伤口愈合,活动力低下等。对照组患者多因疼痛而拒绝更换体位及拍背排痰,引起肺部感染及肺不张。有关报道认为外科术后疼痛治疗和护理并不充分,很多患者术后仍被术后剧烈疼痛所困扰[5]。较多医务人员及病人常规意识使药物镇痛易造成瘾性、依赖性及耐药性。入院后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原因:①医护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训练;②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交流;③缺乏系统的术后疼痛护理的管理;④医护人员对手术后患者疼痛估计不足[6]。因此,护士对自身的疼痛知识掌握、对疼痛处理的态度、对疼痛处理的能力等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避免鼓励病人强忍疼痛,减少使用镇痛药物。使用镇痛药物时对病人宣传药物的成瘾性。其实,医护人员首先整理清楚:躯体的依赖性不等于精神依赖,麻醉药品不等于毒品,医疗应用不等于滥用。据有关文献报导,我国使用吗啡的水平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表1中可看出干预组对疼痛教育有较强的依从性,有效镇痛92%,病人顾虑水平减低,遵医行为增加,生活质量提高。从表2中可看出干预组在更换体位、拍背排痰、主动咳嗽、镇痛要求主动性都高于对照组(P<0.05)。用更好的心理素质发挥自我潜能,在疼痛控制上体现自我能力。同时减轻焦虑、痛苦、紧张、害怕等心理因素,缩短住院天数,早日康复出院。因此,在医护人员言行中,对病人产生较强的影响。医护人员的语言同样是一种暗示,影响患者的心理。所以护士应不断提高疼痛相关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每一位病人都能正确理解疼痛知识,提高控制疼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素玲.缓解癌症疼痛护理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0):4501-4502.

[2]VICTORIA.G,Paincare[J].NursClinNorthAm,1994,29(3):534-544.

[3]张玉芳,殷磊.心理护理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79-182.

[4]李美霞,林刚,林春莉等.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临床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5,(5):758-759.

[5]李赛梅.开胸术后疼痛评估及护理进展[J].广西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