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征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4-14
/ 1

妊高征的护理体会

夏庆敏

(河南省临颍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临颍4626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195-01

【摘要】目的针对妊高征的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妊高征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监测血压和体重,注意用药后的反应,预防和控制抽搐。结果40例妊高征患者均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做好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治疗措施,能有效预防降低妊高征的危险性,保证母婴平安。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疾病,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1],也是孕产妇及周产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大大降低母婴死亡率[2]。

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妊高征患者40例,其年龄最大42岁,最小21岁,血压最高220/130mmhg,最低150/100mmhg,其中合并子痫28例,先兆子痫30例,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30例。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中重度妊高征孕妇需住院治疗,患者应安置在单人房间,避免声、光、冷的刺激。各种治疗操作集中进行,保持病房安静,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可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情况,同时对降低血压、促进排尿有良好的作用,指导产妇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力求营养均衡。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常规的量体重,同时注意有无隐性水肿,隐性水肿患者患病感觉不到浮肿,但妊娠晚期体重每月增加可大于0.5kg.

2.2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

分娩开始时因为情绪紧张、昏迷、昏睡、宫缩,均可出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由于基础血压低,临床血压并不高,但水肿、蛋白尿明显也发生抽搐,故需密切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头痛、眼花、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或原有的症状加重,及时报告主治医生。

2.3用药护理

解痉、镇静、降压、利尿是妊高征的治疗原则,护士必须熟悉各种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尤其是硫酸镁,是目前治疗中重度妊高征的首选药物,用药前及用药中要注意膝反射、呼吸、利尿等指标,并准备好解毒剂10%葡萄糖酸钙。硫酸镁可采用肌注或静脉给药,肌注时应注意使用长针头行深部肌肉注射,减少局部刺激,静脉给药应注意控制滴速,不宜超过2g/h。同时应密切观察用药反映,如膝反射减弱消失,呼吸小于16次/分,24小时尿量小于6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4吸氧

吸氧不仅可减轻脑水肿,还可改善胎儿宫内窘迫现象,持续低流量吸氧。

2.5心理护理

妊高征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轻重和对疾病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关系到母婴安危,他们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理解和耐心解释,护理人员要以亲切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的陈述,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及病情发展,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对疾病的愈合充满信心,同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6子痫患者的护理

患者一旦发生抽搐,首先应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使用开口器或用压舌板缠好纱布放置于上下磨牙间,用舌钳固定舌头以防咬伤舌头或发生舌后坠,及时用吸引器吸出喉部粘液和呕吐物,以免发生窒息,使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在病人昏迷时禁止给予一切饮食,防止误吸入呼吸道,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留置尿液,记录出入液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7加强产后观察,预防产后出血

妊高征产妇在产褥期仍需继续监测血压,产后48小时内应至少每小时测血压一次,即使未发生产前子痫,产后48小时仍有可能发生。由于产前使用大量的解痉药物,镇静剂可导致宫缩乏力,恶露较多,因此应指导患者产后排空膀胱,密切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严防产后出血。

3讨论

妊高征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合并征,为了降低孕产妇及周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应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加强母婴监测措施,尤其是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的孕产妇。本次讨论的40例患者中,35例农村孕妇,孕妇的接受保健的水平越低,自身保护意识不强,其发病的机率就高。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平时就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定期检测孕期变化,使孕妇能及时发现病情,自觉询诊,防止发展为重症,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2]杨衬,林凤若.先兆子痫及子痫HELIP综合征患者的整体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0-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