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课本知识成为作文素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捡拾课本知识成为作文素材

廉志静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中学037000

日常学习中,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花了很大的力气去研读、去学习一篇课文,但之后,仅把它当成一颗曾引起心中某些畅想的普通沙石,把它孤零零地遗落在了海边的某片沙滩里,却又去执拗地寻找下一颗沙石……长此以往,所学过的课文,不仅是零散地被搁置,更是那点学时的体悟也在渐渐地被我们淡忘,直至痕迹被消磨。想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多积累素材,多品味感悟。我们为何不把课本知识捡拾起来为我所用?为何不把那沙石打磨成剔透的珍珠,并一颗颗串联起来,成为作文中耀眼的“项琏”?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课本知识的一些认识和心得:

一、深入挖掘,透视重点

对于文本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深处把握文本,挖掘更多的人文价值。

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如果我们只沉浸于令人欣羡的康桥美景,感动于他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那是远远不够的。这首诗还抒发了他内心难以割舍的情感,释放着他心中美丽的伤痛,浸透着徐志摩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胡适曾这样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命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所以《再别康桥》不只写康桥,更是他一生单纯、执着追求,爱、自由与美的缩影。

所以我们也理解了徐志摩那深厚的康桥情结也正源于此。康桥,徐志摩不仅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最自由的时光,他的诗情在此喷发,并一发不可收拾,更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单纯的信仰孕育的地方。爱、自由与美下不仅沉淀了康桥,更沉淀着他的诗歌。康桥的“河畔的金柳”、“艳影”、“软泥上的青荇”、“那榆阴下的一潭”沉淀着的“彩虹似的梦”,不正是诗人撑着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所苦苦追寻的吗?

学生片段展示1:当遇到有关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生命状态的作文立意时,学生会这样整理成片段:我们总会想到“采菊东篱下”,为中国文人筑造精神之巢的陶渊明,想到“仰天大笑出门去”,仗剑游历、豪放不羁的李白,想到那个“宁溘死以流亡兮”也不媚俗世时,众人皆浊吾独清的屈原,却遗忘了那位用短暂的生命执着于爱、自由与美的诗人。他的纯粹、他的固执也一样感染着我们。

学生片段展示2:遇到“信仰”立意时,学生整理如下:纪伯伦曾说:信仰是人心中的绿洲。正因对爱、自由与美单纯信仰,才有了诗歌中“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的空灵,才有了“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的柔情,才有了“我等候你,我望着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的真挚。心中有信仰,人生才有希望;心中有信仰,人生才有的放矢,即使他的生命如昙花一现,却璀璨地绽放过。

这样的片段会感染阅卷老师,为文章增彩。深入挖掘文本知识,透析重点,运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提问质疑,发散思维

能够提出问题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让学生通过质疑、提问和讨论来激活文本,让学生把握住重点,形成素材板块;并且在质疑讨论中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知道何种情形下会使用。

1.在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老师先设置问题: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细节表现了梁任公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初识任公

2.学生自主质疑:开头为什么要讲《箜篌引》这首古诗?为什么讲到《桃花扇》会痛哭流涕、讲到杜诗会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再识任公

3.老师再引导质疑:中国近代政坛对他的褒贬不一,如何概括梁启超的人物形象?

学生片段展示1: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有热心肠、爱国之情、救国之情、赤子之心的人。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我这一生做了许多事情,不是什么争名权利,不是什么权利之争,而是一切都是由我的中心思想和我的一贯主张来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救国。

学生片段展示2:当我们在赞叹梁任公先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博闻强识、学界泰斗的同时,也有人在诟病他在中国近代政坛上的种种“善变”、“立场不坚定”,但他确是风云际会的中国近代人才群体中一个大写的人。无论是做儿子、做丈夫、做学生、做父亲、做师长,他都能营造一个磁场,成为一道风景。重感情,轻名利,严于律己,坦城待人,更是把自己的爱国情怀深埋于心,落于行动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质疑、自我讨论,不仅让学生深深体悟到梁任公“痛哭流涕”“张口大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团孩子气”的至情至性,更体悟到其赤诚的爱国之情,同时发散了学生思维,思考政坛上的、生活中的梁任公先生。

三、拓展延伸,灵活运用

在上面素材整理的基础上,围绕“爱国”让学生回忆和搜集相关的名人名事,对素材进行同向事例组合,进行同向纵深挖掘,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发散、深化;知识积累就会由片段而形成片块,并被学生放在一个合适的抽屉,当需要时学生也会迅速拿出来整合运用于实践。

学生片段展示:我们从“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读到了敬爱的周总理立志之远,为了祖国即使壮志难酬、捐躯东海也在所不惜的壮烈豪情,从“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读到了吉鸿昌赴死前对祖国的挚爱挚诚,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读到了屈原为国为民的深远的忧思,更从梁任公先生的时而“痛哭流涕”、时而“张口大笑”中读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素材不仅是静态积累,这则素材可用在哪、该怎么用,灵活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平日里,还应加强指导学生适当地改造素材、活用素材,以立意为导向,以素材为基石,构建作文。

以驱动任务型作文为例,材料如下:一位90后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做客服,入职不到两个月,因挨批而辞职。在辞职原因上填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想像风一样自由。之后绝尘而去。问:对这则材料中女大学生的行为你赞同吗?

我与学生一同审题,抓住了这些关键信息:年轻,学历不高;职场经验不丰富,受挫折能力差;追求自由。

一部分学生从反对的角度去陈述:

学生片段展示: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被追捧到“我想像风一样自由”的走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吟诵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后扬长而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去了。殊不知陶渊明的选择,是历经宦海沉浮、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之后的抉择,是基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对自然的真挚的热爱,他二十多年的坚守更是甘于清贫、安贫乐道、躬耕田野、自给自足的结果。试问就算真的摆脱了朝九晚五的约束,从此就真的自由了吗?没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拿什么维持基本的生计?躬耕田园吗?连一点批评都受不了,那人生的风风雨雨又怎去经受?没有阅尽世间繁华的底蕴,又怎会在大千世界中潇洒走一回?这些质疑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一个成熟者抉择之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只是说走就走、说辞就辞,那只可能是廉价的“自由式”的抒情,感动了自己,伤害了家人。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活用了陶渊明归隐园田的事件,有序有力地进行了对比论证,反驳中建构了自己的立意和观点。课本中的知识学习和拓展得好,并懂得活用素材,会使学生在写作文时事半功倍,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紧接着这位学生又从“信仰”切入,先从自己的抽屉里取出纪伯伦的名言等相关知识,接着回到材料:

反观当下,任性的辞职信就是缺乏信仰的表现。因为没有信仰,自然就缺乏对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丧失了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因为没有信仰,自然就把自己隐没在碌碌无为中,朝九晚五的生活过成了行尸走肉、尸位素餐的应付;因为没有信仰,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呼喊“我想像风一样自由”,似乎逃离工作,奋勇一跃,就是“诗和远方”的乐土。对此,我只能说:一个人的鲁莽,千万人的浮躁。

立足材料,慎选素材,改造后的素材和自己的立意会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挖掘文本,发散思维,拓展延伸,灵活运用,这几层相辅相承。挖掘是基础,运用是目的,发散思维和拓展是手段,既让学生汲取了文本中的知识养料,又培养了学生概括与综合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如果课本知识是一个点,似一潭静水,那么拓展丰富后的素材就是一个面,似潭上激起的涟漪,似潭上荡漾着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