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品德素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提高品德素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石白玲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新城明德小学730600

摘要:小学生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从小学生抓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下大功夫。

关键词: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学习空间游戏

开展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有利于促使小学教育真正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推广有益于教师和小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小学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开展能促使思品课程的教师不断接受培训,提升自我,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能形成自身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促使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扩展学生学习空间,使学生深刻感受学习的愉悦和乐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若将他们始终局限于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注意力很快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且变得越来越不爱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我们自然也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就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场所只固定于教室,而是扩展学生学习空间。比如,让学生在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汲取,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和乐趣。

二、运用游戏,养成习惯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我和钟姐姐交朋友》这一课时,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有很多的不适应。教师在结尾处教给学生一首拍手儿歌,同桌边拍手做游戏边念:“你拍一,我拍一,闹钟教我要早起。你拍二,我拍二,八点上学不迟到。你拍三,我拍三,每天按时用好餐。你拍四,我拍四,养好习惯成大事。”学生在拍手游戏中逐渐养成了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三、以评促发展

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较好地控制具体效果,教师须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以及时检查、总结培养效果,尽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妥善解决。例如,教师可在班级内部建立完善的班委责任制,规定班干部轮流值日,每天指定一位班干部管理全班学生,并进行评估。之后,定期对具体的评分进行总结和排名。针对每周或每月总分排名较为靠前的学生,教师要在全班范围内公开表扬,并鼓励大家向这样的学生学习。针对评分排名较靠后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引导,以帮助他们总结失分的原因,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制订合理的改正计划。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和努力监督执行计划的情况,一旦有所改善,教师就应予以表扬和鼓励。

四、加强学生德育建设的课外指导和课后参与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意义在于能够促成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正确社会行为及思想的养成。养成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课后的巩固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完整,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对于学生的课后延伸指导教育,扩展教学空间,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课后增加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宽度,促使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知识,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培养。

二是引导学生家庭练习。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主要场所。

三是不定期社会实践。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发展,主要是来源于不断的社会实践,单纯的学校品德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因此,除了学校德育之外,教师与家长也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家庭、学校相互配合,重视榜样作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家庭教育中,父母在行动上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作用,对孩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家长的品德素质、政治观点、思想觉悟、道德情操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面貌,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家长的教育指导,要求家长应该热爱生活,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他人满腔热情,对自己要求严格,以自己的形象给孩子树立榜样。言传身教,感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教育,孩子从中体验到了父母的爱,同时也培养了爱父母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郑德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2,(6)。

[2]洛松泽措浅析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J].实践与探索,2011,(05)。

[3]彭小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