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国时期的室内装饰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浅谈民国时期的室内装饰艺术

杨萌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杨萌

关键词:装饰艺术;民国时期;硬装饰;软装饰;海派家具

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相互结合与碰撞,民国艺术在建筑、服饰、广告、室内装饰等多个领域都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特点。随着民国时期家具及装饰物被越来越多人收藏和喜爱,针对民国时期的室内装饰艺术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一时期外来装饰物与本土传统室内装饰物的元素相互碰撞非常之激烈,西方设计流派对这种传统设计风格影响也非常之巨大。这一时期的室内装饰艺术不仅限于西方古典风格,更多的也吸收和消化了西方当下兴起的艺术运动,这些都对民国时期室内装饰艺术的形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装饰特点尤其是室内大多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以中华传统室内装修为主,西洋文化为辅进行装饰设计,另一个则刚好相反,以当时的西洋文化为中心,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为辅助,而就研究看来,“洋为中用”更多,欧化风格更为突出一些。

1民国时期风格形成的背景

民国时期为20世纪的上半叶,此时正值时局混乱,战乱频繁,而越来越多的西方设计思潮也迅速传入中国本土,战乱带来了剧变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本,当大部分民众苦于战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时,这一时期的核心区域南京、上海反而呈现出一片祥和且歌舞升平的景象,中国20至30年代的经济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短暂繁荣阶段,这股风潮发展迅速,革命运动也是愈演愈烈,而这时,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了。

从16世纪开始,欧洲商人、传教士和外交官便携带大量关于西方的艺术与设计类书籍和著作来到中国,自明清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发生巨大的变化,直至明国时期当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以及列强侵略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巨大的碰撞中解体,随之而来的西化成为那时最为显著的特征,而19世纪末被派遣出国留洋的学生回国后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民国初期,面对外来侵略国人开始反思当下西方文化艺术的优越性,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深刻影响了了中国设计师,国人开始思考强国之路,最终形成了了精神层面的变革,形成了中国近代文化形态。相对而言,物质文化层面对于大众而言更为直接,在新文化的冲击下,各种新型的材料、先进的工艺、技术走入人们的视线,随着对生活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由盛转衰,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当时的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也成为了设计师们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2民国时期室内装饰艺术风格的特征

室内设计是指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造型艺术、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对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从而设计出人性化的、适合当代背景的室内居住环境,这里我们从硬装饰和软装饰两个方面来分析民国时期室内装饰艺术风格的特征。

2.1硬装饰是一般是指对室内装潢中固定不动的一些部位进行装饰,有时也会对已有的空间进行一些修饰,硬装饰决定了空间的整体基调。硬装饰从室内空间的组织来看,与我国传统的民居室内设计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民居讲究经济朴实,室内一般采用大开间内用隔断、屏风或者家具来分割,而民国时期的室内空间更多考虑的是空间组织的合理化和人性化,以及美的感受。民国时期的室内,客厅一般被安排在和大门相近的地方,方便主人接待前来拜访的客人;而起居室则在整个居室的中心位置,一般和其他房间相邻;厨房则相应的和餐厅靠近,方便上餐。这些都是空间分割更人性化的体现,并且使整体看起来动线静线更为合理。

除了空间的重新组织,在室内造型的装饰上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艺对于雕刻和绘画都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清代以来对于室内造型精益求精几近繁琐矫饰,民国时期人们开始追求简洁的几何造型,设计师们也转向更为大气和简洁的设计手法,用来表现时尚和现代感,这样的做法也非常受当时年轻人的喜爱。民国时期,西洋建筑兴起而大受人们欢迎,当时的新型材料和工艺也受到了民众的追捧和喜爱,民居中除了沿用传统的旧材质,还引进了例如玻璃、铅皮等大量的金属材料,还有厨房、卫浴、瓷砖的介入,除了有很强的装饰性,使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和干净并易于打扫。

2.2软装饰也是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指用可以移动位置的装饰物对空间进行设计和陈列,比如挂件、画作、植物、抱枕等等。除了硬装饰以外,软装饰也是可以创造一个极具特色和情调的室内空间,它可以通过和硬装饰相互协调来达到更好的统一。

民国时期最有名的陈列是海派家具,沙发、床垫、西式餐桌椅、写字桌、穿衣镜等都在其列,其材质也出现了胶合板、瓷砖、金属等现代材料。传统家具的金属配件主要是三种金属制成的合金配件,由于是合金由于比例成分不同则出现了不同颜色的配件,海派家具配件则以钢为主,也有少量铜质。海派家具还引进了玻璃,例如其用的玻璃就有进口玻璃和镀水银玻璃镜,这种玻璃边缘进行了抛光,使得其具有水晶质感,十分精致。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灯饰是必不可少,灯的出现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造物能力,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人们的审美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它的外在体现。无论是民国灯具还是近代的灯具,它们都将灯具的实用性与审美功能相结合,打造出各式各样令人应接不暇的灯具。民国时期的灯具无论是在外形还是材质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外形得到了巨大的突破,也是当时民国时期时代特点的一大体现。

3民国风格的影响

我们对于民国时期室内装饰艺术风格特征的探讨、研究,主要的目的不仅是学习室内装饰形式元素,而是为了加深对民国时期的装饰风格的认识,带动更多人去研究民国风格,并对其进行艺术层面的深层次学习。民国的艺术设计理念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它主动的接纳了外来的潮流,融合了西方的众多装饰元素,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同时也对中国中国传统艺术工艺进行了肯定,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

4结语

民国时期的室内装饰艺术结合西方设计理念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民国特色,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社会的变革和转型,都推动着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而这期间的种种也在提醒我们,在设计和创新上需要在各个领域进行不同的探索,将新旧艺术理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创新,更多的是要体现我们本民族的艺术特色,这样才能成为广为流传的装饰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霍维国,霍光.《中国室内设计师》[M]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邓芸,钟晖.浅析民国时期的室内装饰艺术[J].大众文艺,2019(08):105.

[3]姜维群.民国家居的鉴赏与收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