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婴健康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婴健康的影响

陈丽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中和镇中心卫生院云南腾冲679118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3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均为16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产妇分娩结束出院后,针对对照组产妇实行电话随访咨询的方式,对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实施上门访视措施,比较两组母婴健康状况与遵医行为行为。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子宫恢复不良、痔疮肛裂、产后便秘、急性乳腺炎等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皮肤异常以及消化道等疾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产妇的遵医行为以及复诊率优于对照组产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结束出院后,对其实行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产褥期母婴常见疾病的发生率,提升母婴健康水平。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初产妇;母婴健康

在经济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患者与家属对病情观察、保健的需求不断提升。针对出院患者实行延续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1]。临床实践表明,在初产妇分娩结束出院后,实行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3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320例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为20-32岁,平均年龄为(27.3±3.8)岁。所有产妇均为孕足月初产妇,且整个孕期并未出现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排除母乳喂养禁忌。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儿,体重为2600-3400g。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产妇分为例数均为16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方面并不存在差异,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针对准备出院的初产妇,护理人员对其展开常规的健康评估与健康指导,告诉产妇科室的联系方式与产后复诊的时间。同时回访办专职人员将产妇的联系方式详细记录,为产妇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回访办工作人员在产妇出院后的当天、第5d、15d、27d以及39d进行5次的电话随访,充分了解母婴的健康状况,并回答产妇提出的疑问[2]。针对产妇专业性的问题,回访办工作人员记录下来,并咨询产科专业人员后回复产妇,并将产妇的异常情况记录下来。

观察组: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实行延续性护理模式。即由产科护理人员共同组成护理小组。护理小组必须包含产科的副主任医师、主访医师、儿科主治医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以及回访办工作人员。所组成的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在产妇自然分娩24h、剖宫产后的饿h,在无特殊情况下,医生根据初产妇的实际情况决定其是否可以出院。在产妇准备出院的当天需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建立母婴回访档案,实行保护性的医疗措施。延续性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是电话随访与上门访视。电话随访雷同于对照组产妇。同时在产妇出院后的第1、5、26d有回访护理人员与回访办的工作人员携带医疗器械上门访视。电话随访的内容需要根据母婴健康的实际情况以及容易出现的健康问题,制定具体的访问内容,增强访问的针对性。在产妇出院后的当天了解母婴家居环境,母婴饮食,新生儿用具消毒隔离情况,了解产妇家庭成员的卫生状况。同时针对回访护理人员针对不合理的护理提出改进意见,在第5d的随访中了解产妇自身恢复状况以及新生儿生长状况,指导新生儿沐浴抚触。随后在上门随访中针对电话随访的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延续性护理中,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母婴的具体情况,上门随访予以重点处理。在最后一次的随访中,还需要指导产妇合适的避孕方式,加强产后康复锻炼,并提示及时复诊。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子宫恢复不良、痔疮肛裂、产后便秘、急性乳腺炎等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即观察组产妇子宫恢复不良、痔疮肛裂、产后便秘、急性乳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0、16、4、2例,对照组产妇子宫恢复不良、痔疮肛裂、产后便秘、急性乳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5、63、48、9例,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皮肤异常以及消化道等疾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并且观察组产妇的遵医行为以及复诊率优于对照组产妇,即对照组产妇产后复诊率为95.0%,对照组产妇复诊率为75.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在人们健康需求与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产妇对母婴保健层次的需求日益突出。在国外产科中,延续性护理措施已经能够广泛的应用,且受到越来越多产妇的欢迎。延续性护理措施开始向不同的科室进行延伸,护理的内容多包括妇幼保健与健康教育[3]。通过对产后实行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产妇自我保健的信心与能力,促使产妇提高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分娩结束出院后,对其实行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产褥期母婴常见疾病的发生率,提升母婴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葛玲青,黄海燕,李爱金,等.延续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8):23-25.

[2]商冬丽.电话随访服务队产后复诊率及产妇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产妇保健,2013,28(8):1257-1258.

[3]万晓霞.院外延伸护理模式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F量的影响[J]届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06-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