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姚容融

姚容融(作者单位:广西桂林林业学校)

【摘要】本实验研究着眼于通过观察、活动记录、学生评价量表、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持续性评价。笔者尝试将课堂表现、口语表达、写作、书法、背诵、课外阅读等作为日常考核内容,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实验班级与对比班级的相关数据来证明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使笔者今后有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77-02

受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评价方式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很难用一张试卷来评定。为此,笔者在本校语文教学中实施了形成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一、形成性评价实验研究内容

本实验研究着眼于中职学生真实的学习活动,通过观察、活动记录、学生评价量表、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持续性评价。笔者尝试将课堂表现、口语表达、写作、书法、背诵、课外阅读等作为日常行为考核内容,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培养其学习兴趣与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1、课堂表现。

搞好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从中职学校“敞开门办学”后,中职生素质整体不高是普遍现象,他们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习主动性较差,在课堂上表现出种种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适应课堂教学,本实验研究制定了“我的课堂表现登记表”,从六个项目对学生进行测评,同时设立“自我评价”、“同学对你说”、“老师对你说”等项目,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每月一评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终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堂表现。

2、口语表达

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直接面临就业,这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现在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容乐观,针对这种状况,本实验研究对实验班级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1)课前三分钟演讲。

充分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演讲,锻炼每一位学生开口说话的胆量与自信。演讲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演讲时力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仪态大方。演讲结束后,请同学作简要点评。教师积极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同学们一起鼓励那些胆小的学生勇敢迈出人生的这一步。08园林班潘寒芳同学经过一学期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的我既内向又胆小,不敢在公众面前开口说话。经过一学期上台锻炼过的我,不要说是面对班上的50多人,就是面对成千上万人发言,相信我也不会怯场!”

(2)课堂口语交际活动。

教师课堂设计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多给学生留出说话的机会。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复述、分角色朗读,甚至表演。可以开展一系列口语交际训练:如结合教材讲故事比赛、介绍、演讲、辩论、招聘、应聘等内容,设计有关活动。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敢于说话、善于说话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09园林班徐丽媛同学感慨说:“以前总觉得语文枯燥难学,现在才发现原来可以学得这么轻松有趣!”

3、写作。

不少中职学生惧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写作学习过程中成功经验较少,难以对写作产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教师作文教学时应以学生为本位,讲究教学艺术:命题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指导、点拨时重在创设特定的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诱导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评价时重在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多鼓励,给予及时肯定,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如果能够在写作中享受过程,具有浓郁的写作兴趣和自发的写作欲望,有良好的写作习惯,那将终身受用,写作教学才真正是成功的。

每一个学生由于各自生活环境、认知能力、写作基础不同,因此笔者在学生作文评价上,从鼓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出发,带有较多的人为因素。如:每一次作文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要求,只要达到目标即可;对作文好与差、优与良的评价因人而异,基础好的学生评价标准高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文章中有一点亮点,不仅给高分而且教师仅就亮点在全班展示,这样,所有学生都有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

4、书法。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即将面对社会的中职生,规范其书写显得迫在眉睫。本实验研究要求实验班级学生准备字帖,笔者传授临帖的要求,规定每周交一定量的书法作品。教师每次作业都认真批改加以点评,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在班上予以肯定。每隔一段时间在班上举行一次书法作品鉴赏会,让学生自己看,自己评,让他们清楚看到自己的进步,并真切体会到书法的魅力。经过一年的书法训练后,陈孔华同学说:“练字是练心。看看自己从前写的字,再看看现在写的,不知不觉中进步了不少。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5、背诵。

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基础差或胆子小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朗读课文,树立他们开口说话的信心;对于基础好或表现欲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尝试朗诵,指导其美读课文。教师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并作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学期结束前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徐丽媛同学说:“以前学完语文后总是回想不起学了些什么内容,现在一学期下来,不知不觉中背下来不少课文,还有不少自己的感悟呢。”

6、课外阅读。

本实验研究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大到长篇巨著,小到各类时文短篇,并以各种形式交流阅读感受,如写读后感、举办读书交流会等。具体操作时,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读一篇课外读物,作好相应的记录;每个学期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投票选取出最受欢迎的十大书籍,对于推荐者给予鼓励。

形成性阅读评价重阅读过程、重阅读积累、看重自己的进步。这种评价重习惯的养成和积极的阅读态度,无论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初如何低、进步如何缓慢,但只要坚持总会有收效。这就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明确实现的目标。

7、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本实验研究尝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它的组成部分有:背诵登记卡、课文阅读卡、作文、书法作业、口语表达登记表、课堂表现登记表、好词好句积累。学生成长袋是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进步成果的展示,使学生能够依据成长的轨迹,自己判断学习的质量和进步,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二、实验效果分析

本实验研究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校实验班级(08-1、08-5)以及对比班级(08-4)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对实验班级的81位学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调查前测81份,后测78份;对对比班级的35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调查35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对比前测、后测和对比测的班级的数据,笔者欣喜地发现,实验班级在实验后的语文学习兴趣、效率、主动性都比实验前要高,实验后班级的数据也相对好于对比测班级的数据。对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笔者发现通过实验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产生如下的变化: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行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3、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水平,使其通过评价过程达到自我激励、自我调控之目的。

4、使教师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其教育科研水平。

总之,加强语文形成性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识到实验研究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形成性评价主观性较强、实施过程中教师掌握的尺度较大,对师资水平要求较高。相对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较大自主性和灵活性,更富个性化和创造性。

2、通过参加实验研究,笔者深感自己教育科研理论不够,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多,但上升为教育理论不足。

3、虽然形成性评价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及参与形成性评价的积极性,但对个别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可能因形成性评价的开放性和宽松性使其参与评价的态度不端正,从而影响形成性评价的效果。

本次实验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只是阶段性工作告一段落,今后将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深化。

1、虽然从提高教学质量来看,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终结性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形成性评价可以替代终结性评价。我们最终还是需要终结性评价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实现学习目标的程度来进行鉴定,对教学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因此,应当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开展评价,但如何结合更科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评价工具如何制定得操作性更强,以减轻师生的负担,便于实施。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弗尔比姆等著、苏锦丽等译,《评估模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2、余林主编,《课堂教学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3、单志艳著,《如何进行教育评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年

4、(美)B.S.布卢姆著,邱渊、王钢等译,《教学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