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教师用书》需要批判精神——关于《浪之歌》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善待《教师用书》需要批判精神——关于《浪之歌》的几点思考

伍红英

四川营山县金华希望学校伍红英

《教师用书》是教师教学首选的参考资料,它的权威性,准确性是其他任何资料都无法比拟的,如果在教学中遇到疑难杂症,多种资料说法不统一,那么绝大多数老师都是采取《教师用书》上的意见,如果长期养成对《教师用书》的“敬畏”之心,而不敢对其质疑,那危害是很大的。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将日益削弱,《教师用书》的内容也无法丰富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倡导以批判精神善待《教师用书》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除了深钻课文内容,还对《教师用书》上的不足钻研探讨,获益匪浅,在此,我就《教师用书》上《浪之歌》的内容安排向方家提出了自己的一管之见。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中的两首——《浪之歌》、《雨之歌》,首次选入人教版课本(安排在八年级下册)。对这两首优秀的散文诗,《教师用书》尽管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说明,但是其中存在明显的不足,笔者不揣冒昧,以管见请教方家。

一、有忽略重难点之嫌

“问题探究”中关于《浪之歌》中仅安排了一个问题,并且是关于一个连词的提问(“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里的连接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完全忽略了对文中重点、难点语句、语段的探究。比如:第一个诗节,第五个诗节在营造意境、刻画形象、诗歌意象等方面的介绍,这对把握这首散文诗的特征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作者在第一段文字营造意境、铺设情境方面,文字简约,笔力非凡,交代“我”与“海浪”的关系和来到这里的目的。我与恋人约会的情境描绘得极具诗情画意,浪漫而温馨。“碧海丹霞”、“金色浪花”、“金沙铺就的海岸”构成了一幅诱人的工笔画,不仅从视觉绘其色,而且自然诱发读者想象,读者似乎听到了浪花的软语呢喃,感受到了那款款深情。第5诗节,对拓展诗歌意境、塑造海浪的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在第2至第4诗节,刻画了浪花与海岸深沉热烈的情愫后,第5个诗节用排比的修辞从不同角度描写海浪天真可爱、活泼善良、心地纯洁的少女形象,一位乐于相助天下有情人成为眷属的爱的天使跃然纸上,使读者怦然心动。尽管礁石冷漠无情,装聋作哑,让它黯然神伤,但是它依然是那么快乐对待他人,对待世界,对待生活。总之,编者对前边这几个诗节应该安排让学生探讨的问题。比如:“礁石”这个不和谐的意象安排在文中有何意图?会破坏文章意境吗?对这样的问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专家的点拨,编者是不能回避的。再就是“问题探究”中的最后一段文字对海浪爱情内涵的揭示也失之粗浅,是这样表述的“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我认为应该指出这样几点:一是海浪的爱由专一的爱升华为博爱。二是爱情的品质由情爱升华为母爱。三是海浪的爱情性质具有理性之美。同时对“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句话意思应该作出明确解释,以释教者之疑窦。

二、“有关资料”中对散文诗特征介绍太笼统

“所谓“散文诗”,顾名思义,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这就是说,它首先必须是诗,其次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它不同于格律诗或自由诗,不仅在于消极方面它不分行,更在于积极方面它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它不同于诗意的散文,则在于体裁的短小和诗质的致密,或者不如说,诗意的散文归根到底是散文,而散文诗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这样的解释让人很难把握。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要说明上述两点,必须进一步区别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不同之处。散文诗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散文的形式,散文与诗交错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与单句(诗句)的交错。这是抒情诗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在结构上,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是以“点”折射生活。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都有线索;散文诗无需线索,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进入诗的境界。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散文诗为诗,语言要求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三、推荐《浪之歌》的赏析文章《炽热的恋情拟人的杰作》中有与诗歌内容相违背的地方

这篇赏析文章中的第二自然段中写道“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山崖’,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诗歌中原文是“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丝纹不动,我与他嘻嘻哈哈,他竟毫无笑容。”一是文中根本没有“山崖”,再则“礁石”也不是“山崖”。

可能有人会认为,《浪之歌》或《雨之歌》不是教读课文,教师用书上可以从简从略进行解说,但是教师对这样有深度有难度的散文诗,在理解领悟上肯定会出现一定障碍,恰好需要专家的引领,如果教师没有吃透课文,那么如何与学生进行对话呢?

如何对待《教师用书》,体现的是一个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思维品质,有良知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教师一定会重视这个问题的。